学 校
教 师
课 题 编花篮 年 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百花园中的演唱曲目《编花篮》,学习利用河南方言来表演《编花篮》。这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节拍为2/4拍,歌曲采用由四个各为4小节的乐句组成了一体结构,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粗狂的气质和醇厚朴实的情感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装饰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3、聆听歌曲《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听唱、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歌曲《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难点:掌握装饰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将河南民歌的特色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 课本、多媒体、钢琴、A4纸
学生 课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新授
三、总结 播放河南豫剧《花木兰》
提问:这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
1.聆听:歌曲中都听到了什么?姑娘们在干什么?
教师总结
2.教师范唱歌曲
3.复听,小声哼唱
标注出歌曲中出现
217 1 | 5.7 1
的部分
4.装饰音
下滑音5.7 1
结尾部分
5.学唱歌曲
慢唱两遍,注意方言韵味,有感情演唱
6.跟琴演唱提速,加上律动
7.歌曲节奏练习
XXXX XXX
X.X XXX
将其中节奏型融入歌曲中表演唱
本节课感受了河南的秀美,花朵的芬芳,感受了中国民歌的魅力,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民歌,将歌声传遍四方。 欣赏
自由回答
自由回答
聆听
哼唱
回答问题
学唱歌曲
学习节奏
律动表演 初步感知河南民歌
增加学生注意力
进一步感受歌曲
单独演唱这两部分
体会感受花的美
锻炼节奏感,将歌曲融入其中
课堂反馈
作业设计 演唱歌曲
板书设计 编花篮
河南民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