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设计思想】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词人辛弃疾以历史事件、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寄托哀思、怀古伤今的目的。“用典”成为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作品中的“典故”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用典”,对学生深入理解全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这首词,注意诵读,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设身处地地“读”词,在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我们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今天我们就学习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初读全词,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重点解决佛的读间及封狼居胥的句读)。
2、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感情。
解题: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3、本词写的事例比较多,很明显是怀古的,这种写法在诗词鉴赏中称之为“用典”。教师讲解用典的定义。
4、要了解用典的作用必须做到“知人论世”。补充本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当时蒙古已经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次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做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新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又把他调理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此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的。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这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三、合作解疑,分析用典的作用。
本词共有几个典故,各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刘裕崛起于孤寒,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这些史实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三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惋惜,表现出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劝阻北伐?
引用这一典故,警告当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人们已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收复中原,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自己是宋室子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4、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比,抒发了词人自己具有的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任用,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5、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掉:摆弄,卖弄。讥讽人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刘义隆的典故用意在“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廉颇的典故用意在“抒写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四、拓展延伸: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分)
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五:作业布置:背诵这首词,并自己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诗并分析。
六:本课小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借助于这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吐胸中块垒,表达了南宋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最强音。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背诵中。
七: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怀古叹伤今
知人论世
《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古典诗歌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与认识,就诗歌的知识构成情况来看,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本词用典较多,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赏析诗词作品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对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讲授,让学生的鉴赏能力有较大提高。
效果分析:
1、诗词诵读:声情并茂,学生对背景知识了解得较为透彻,能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时能做到声情并茂。
2、合作探究积极有效:能根据教师的引领,对用典的作用作深入的探讨,把握得比较好,特别是?"?掉书袋?"?的探讨更为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学到了新知,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选自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宋词二首》中的一首。属于“历史坐标上的沉思”专题,这一专题的重在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理解作者如果借助历史,表述自己的感悟的。
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的难酬之志,表现作者对朝廷苟安的愤恨,对主帅急于用兵的忧虑和自己渴望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教学这首词,就要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出发,注重诵读,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结合作者及本词的背景介绍理解用典的作用,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的目的,这也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编写: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编写时间:2015.4.8
⊙目标引领⊙
1、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预习学案(先知先觉)
?1、解题:
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2、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
3.写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当时蒙古已经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次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做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新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又把他调理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此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的。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这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2、朗读全诗,体会作者感情。?
课堂学案(明辨笃行)
⊙合作解疑⊙&⊙精讲点拨⊙
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劝阻北伐?
3、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4、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5、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掉:摆弄,卖弄。讥讽人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拓展学案(学以致用)
⊙巩固训练⊙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宋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之作。教学中,学生要理解本词的深刻内涵,品读是关键。诵读中学生能够注意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富有气势;较好地体现了辛词的特点。
辛弃疾词作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用典,后人对本词争议最多的是“掉书袋”,学生阅读起来,感觉困难最大的就是内容的艰涩,因而,我认为处理这首词的关键是熟悉典故,理解典故的作用作为本词的重点,结合学生对用典这一表现手法握不准,就把用典的讲解作为主体教学内容。理解用典作用的突破口是什么呢,仅仅依靠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知人论世”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于是我决定直接把有关的背景以学案的形式下发下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把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以说在本堂课上,学生的活动积极的,都能围绕教学重点,展开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围绕“掉书袋”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增长了才干,发展了能力。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得到了体现。现在回想起来,本节课也有明显的不足: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后面环节完成比较仓促;老师点拨有点多。以上反思可能有不当之处,不全之处,望批评指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标分析
一、新课标要求: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4、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二、课标解读: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宋词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对词的一般知识的掌握、了解词的特点、词的表达技巧等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本词的时代背景及辛弃疾的生平。
2、通过诵读与分析,体会词人的创作心态与所抒情感,分析词人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掌握本首词中用典的作用,更好地学习古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