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30 12: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______和______的发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______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形状、大小和状态,______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3、______、______和______是目前人类减少垃圾三种主要方法。
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_____到_____,下半月由_____到_____。
5、米饭在嘴里咀嚼一会后出现甜味,是因为米饭里的_____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6、放大镜也叫______,镜片特点是透明的、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7、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_____。
8、淡水经过_____、_____和_____后才能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
9、月球是地球的_____,月球围绕着______运动。
10、发生日食和月食时,_____、_____和_____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
1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2、天空中不太明亮的_____位于小熊座上,可以借助大熊座上的______找到它。
1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变化,生成一种叫做_______的气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
2、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
3、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4、废电池、果皮、旧报纸和瓦片都是不可回收垃圾。( )
5、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
6、昆虫的鼻子是它们的触角,足的内侧长着它们的耳朵。( )
7、蛋白质遇上碘酒会变成一种蓝色的物质。( )
8、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被称为“夏季大三角”。( )
9、光年是一种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
10、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蚜虫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 )。
A.微生物 B.细胞 C.克隆羊
2、放大镜甲、乙直径分别为3cm、5cm,两个放大镜凸度相同,则放大倍数较大的是( )。
A.放大镜甲 B.放大镜乙 C.一样大
3、观察口腔上表皮细胞和观察蚜虫外形结构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4、下列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
A.叶肉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人体血液细胞
5、关于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电、火、声音是物质
B.岩石、房屋、马路是不会运动的物质
C.烟花爆炸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
6、下列变化能生成新物质的是( )
A、馒头发霉 B.剪纸 C.铁块变铁水 D.轮胎爆炸
7、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和月球的运动有关
B.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C.月相随着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8、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读下边的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在元宵节晚上看到的月相时,月球在运行轨道的大致位置是( )。

9、如图所示(阴影表示暗面),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图都是日食的成因
B.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C.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
10、北部星空中的位置几乎保持不变是( )。
A.织女星 B.北斗星 C.北极星
11、下列示意图,表示南天天空的是( )。

12、下面的垃圾中不可回收利用的是( )。
A.金属 B.医疗垃圾 C.塑料
13、近年来,乐清市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市民能更方便地乘坐公交车出行。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
A.大气污染 B.白色污染 C.水污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水覆盖,水资源非常丰富,水污染并不会给生物造成威胁
B.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核心方法是加氯
C.污水经过有效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到自然水域中
16、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其中表示土星的是( )

四、连线题(4分)
将下列伟人与其作出的贡献连接起来。
罗伯特·胡克 发现命名细胞
格罗斯泰斯特 发现微生物
培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列文虎克 设计制造眼镜
五、填图题(4分)
按照示例填写显微镜结构名称。

六、实验探究(共22分)
1、在宇宙单元,我们学习了星空知识。(11分)
(1)课堂上,我们在塑料板的下面挂了小球(如图1),建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模型,它属于___________星座。
(2)图2为夏季星空图,在A、B、C、D四颗亮星中,我知道织女星是___________星,___________星所在的星座是天蝎座;由___________三颗星组成的三角形叫夏季大三角。(选填图中的字母编号)
(3)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_________,地球的卫星是_____________,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____。
2、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11分)
(1)小明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白糖________。(填序号)
①先闻到一股香味,继续加热会闻到焦味。
②白糖加热前是半透明晶体物质。
③颜色越来越深。变成黑色后,继续加热还着火了。
④有气泡产生。
⑤看到糖粒慢慢裂开,变得更细了。
(2)小明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________等现象,于是他立刻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________。
(3)小明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碘酒滴在这些食物上________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判断它引起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填序号)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________;把碘酒滴在一些食物上产生了________;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产生了________。
①一种淀粉和碘的化合物 ②黑色的炭 ③二氧化碳气体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放大镜 显微镜 2、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回收利用 4、缺 圆 圆 缺 5、淀粉 6、凸透镜 厚 薄 7、发电 8、沉淀 过滤 灭菌 9、卫星 地球 10、月球 地球 太阳 11、八大行星 矮行星 小天体 12、北极星 北斗七星 13、二氧化碳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C 2、C 3、A 4、A 5、A 6、A 7、B 8、A 9、B 10、C 11、B 12、B
13、A 14、C 15、B 16、C
四、连线题
罗伯特·胡克 发现命名细胞
格罗斯泰斯特 发现微生物
培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列文虎克 设计制造眼镜
五、填图题

六、实验探究
1、(1)北斗七星 大熊 (2)B C ABD (3)太阳 月球 火星 木星
2、 (1)②⑤④①③ (2)有气泡冒出 细木条熄灭 (3)变蓝 (4)③ ① ②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