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辽、宋、夏、金的并立.特别是岳飞抗金的故事深入人心.但是南宋政府的偏于安逸的心理使得轰轰烈烈的抗金运动“空悲切”。
岳家军以其军纪严明.作战英勇而声名大震动,让金兵闻风丧胆,流下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但这支军队也随着岳飞的被害而解散.
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
我叫朱子柳.战争结束了,我往南走还是往北去呢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 七年级下
想一想:“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是什么?
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回忆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中后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初步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
奠定基础
迅速发展
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
较大发展
经济重心
继续南移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经济重心何时完成南移?
个人小档案
姓名:朱子柳 性别:皆可
年龄:保密 籍贯:未定
手机:没开通 电话:未使用
到了南方,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帮我出出主意吧!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自然条件优越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唐天宝元年(742年) 58% 42%
北宋(1078年) 37% 63%
南宋(1200年) 35% 65%
地区
时期
人口比例
黄河长江流域人口比率变化表
思考: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水稻
棉花
茶叶
农作物 小调查
种什么才好呢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
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当时南方农业
发展情况怎样?
2、表现: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由于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南方成为宋朝粮食主产区。
2、表现: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苏湖熟
天下足
(1)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不问肥瘠皆可种…得米多,价廉”
阅读卡
南宋时,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 “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2、表现: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苏湖熟
天下足
(1)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3)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不问肥瘠皆可种…得米多,价廉”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南宋
两广
福建
长江
流域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出资做个机户,会有市场吗
补充知识:
机户指中国古代专门从事手工、丝棉织业的从业户。又称机坊、机家或机房。
1、丝织业
一、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蜀锦
南宋棉毯
蜀绣
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四川的蜀锦、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2、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南宋棉毯
3、南宋时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阅读卡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阅读卡 刺绣,是用绣针穿引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以绣出图样。刺绣的针法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运针风格和技艺流派。中国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刺绣和丝绸是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中国刺绣最突出的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湘绣
那开个窑厂的市场如何
2、制瓷业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定瓷 【河北曲阳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宋代五大官窑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景德镇瓷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
哥窑瓷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弟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代小孩持荷叶瓷枕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玉荷瓶(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青白瓷
3、造船业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学手工艺方面,我除了从事丝织业和制瓷业外,还有什么选择呢
车船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的新时期.
阅读卡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分13个水密仓
“南海一号”模型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发现一艘宋代商船,打捞出200多件珍贵瓷器。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命名为“南海Ⅰ号”。
“南海一号”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长约30米、宽10米、高4米,载重近800吨。据推断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想一想
宋代海船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1、船体大,装载多
2、结构坚固,抗风力强;
3、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航向。
海外贸易发达
如果要出国做生意,能去哪里呢
1、海外贸易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有哪些港口?政府如何管理呢
历朝历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我成了商人,地位不是很低吗?
本朝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宋《萍洲可谈》记述,宋代广州港装货的海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广州港则是宋代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岁入曾居全国市舶总收入的十分之八九。
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
两宋共设置四路市舶司:
广南路市舶司(广州)
福建路市舶司(泉州)
两浙路市舶司(杭州、明州等)
京东东路市舶司(密州)
THINKING:
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有何表现?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阅读卡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北宋庆历年(1041~10 48),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0000万贯,平均每人8贯以上。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
2、国内商业都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我要先找个繁华
的城市安身立户,
去哪里好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都市的繁华(临安)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绣帛、绒品、香烛、食米、下饭鱼肉、鲞(xiǎng)铺等”
——(宋)吴自牧 《梦梁录》
你说我说: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看了这段材料,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3、纸币的出现
北宋的纸币——“交子”
南宋“会子”纸币
补充知识: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 =10000文 按粮食购买力换算: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想一想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哪个地区?宋代用的是什么纸币呢?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如果是做生意,那可要带不少钱,很重耶!谁帮我背呢
A.为什么要发明纸币
当时商业繁荣,必须使得商品的交换更加方便
B.纸币有什么优点?
它比金属货币轻便,可在大范围内使用,
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纸币的出现
南宋纸币
北宋交子
商业中心
苏湖粮仓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金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宋时最终完成南移
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吗?
经济重心难移的原因
1、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安定。
2、经济因素: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 动力。
3、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好,适宜农业发展。
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确立.我的日子会过的更好的。我最喜欢喝茶,你们呢 喜欢喝什么 有机会我们来好好讨论一下茶吧!
谢谢大家给我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再见!”
课堂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造船业发达 ,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课堂巩固】
填空题
1、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是在( )时期。
2、兴起于北宋的著名瓷都是( )。
3、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由( )转移到( )。
材料分析
5、据“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情况?
(3)市舶司的职能是什么?
(4)请你总结一下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宋朝
景德镇
东南地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港口贸易获利最多,如果经营方法得当,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用上百万来计算。
(南)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管理海外贸易,负责收税等。
1、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
2、造船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条件。
3、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1.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
2.你认为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唐朝时“坊”、“市”的界限。
B.东京城内的店铺不仅白天营业,还有夜市和晓市。
C.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展程度比不上唐都长安。
D.东京城内还出现了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B
C
3.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 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A
D
5.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 )
A.棉纺织业 B.制瓷业
C.采矿业 D.造船业
6.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 南宋
7.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京城里设有市舶司
B. 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四川地区人民可用“交子”买东西
D.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D
D
A
【课后提升·百言堂】
请思考与判断他们谁说得有道理?
男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
女生:不一定。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山林,破坏江南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