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浏阳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浏阳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30 16: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浏阳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并能与同学合作, 进行对唱。
2、欣赏《浏阳河》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并进行简单的了解。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红土地”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湖南民歌的浓浓风情。首先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走进红土地”,让他们了解“红土地”的含义,接下来师生共同采用听赏与学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红土地之歌—— 《浏阳河》”。最后师生一起“告别红土地”,唱起歌曲《浏阳河》,让这首歌世世代代永相传。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浏阳河》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具准备: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听、看男声独唱《浏阳河》视频(出示幻灯片1)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导课:
导语:我们中国拥有无数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步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将和大家一起踏上一块人杰地灵的红土地——湖南,去尽情领略那里的优美音韵和地域风情。(出示幻灯片2:图片组合进行下面的介绍,背景音乐为《浏阳河》伴奏)
这就是湖南省的地图,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地理上属于华中地区,省会为长沙;因地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也就是说,湘江是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湘江的西岸为湘潭市,湘潭地处湖南中部,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画家齐白石的故乡,也是历史名人荟萃之地,是历史文化名城。湖南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土地上有个著名的地方,它的名字家喻户晓,它就是——请听![(出示幻灯片3)播放歌曲《又唱浏阳河》]学生听到“浏阳河”一句接着唱下去(啊!浏阳河,浏阳河)。师小结:对!它就是“浏阳河”,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喊一声它的名字吧!(浏阳河)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湖南民歌《浏阳河》(出示幻灯片4:课题),导入、板书,并读课题。同时师介绍湖南方言中的“河”字读“hó”,学生再用湖南方言亲切地再喊它的名字。(浏阳河)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到湖南被称之为“红土地”的革命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通过接唱歌曲《又唱浏阳河》巧妙地点出歌名。]
2、了解浏阳河
介绍: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全长共222公里,最后注入湘江。浏阳河十曲九弯,碧波荡漾。仅以浏阳河命名的酒的品种就有113个,而且《浏阳河》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好!老师就将这首歌曲唱给同学们听!
3、师范唱歌曲(出示幻灯片5)
唱后介绍:《浏阳河》是一首在我国流行很广的湖南民歌,旋律流畅,节奏生动,表现了人们对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热爱,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许多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浏阳河》的钢琴曲、古筝曲、合唱曲、你们都找了吗?老师也找了,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的演奏片断。
4、欣赏钢琴曲《浏阳河》(出示幻灯片6)
欣赏后评价谈感受:刚看到的是钢琴的即兴弹奏,是非常优美的,我们再来欣赏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浏阳河》的片断。
5、欣赏古筝曲《浏阳河》(出示幻灯片7)
欣赏后评价谈感受:浏阳河可真美啊!师小结:听完这首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唱了吧!我们来学唱歌曲。
6、歌曲学唱(出示幻灯片8)
师介绍歌曲:脍炙人口的《浏阳河》原是唐壁光先生于解放初期为小歌剧《田寡妇看瓜》谱写的一个唱段。由于这个唱段请新优美,质朴明快,后来又被赴京演出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采用,作为该戏的一段男女声对唱,《双送粮》赴京汇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这首歌曲便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以致于后来许多人认为《浏阳河》是一首湖南民歌,而不知道它是创作歌曲,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的歌曲,2/4拍,全歌以歌谣体的赞歌形式,热情洋溢地颂扬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的丰功伟绩。激励着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浏阳河》作为经典歌曲,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
好,我们来学唱歌谱,学唱中注意声断气连地方。然后读歌词,再在老师的伴奏下齐唱歌曲。
7、处理歌曲(出示幻灯片8)
(1)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歌曲第一段为设问段,演唱时要优美轻快,诙谐风趣;第二段为回答段,演唱时要坚实、明快。
(2)同时同学们想一想摇着船浆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觉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那么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种一推一收的感觉呢?(师指导,生演唱)
(3)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同时结尾做渐慢的处理。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如:我们河曲民歌,《想亲亲》最后一句就翻高了八度演唱:“咱二人相好一呀么一对对,切草刀斩头不呀么不后悔。”(师进行范唱)而且歌曲结尾做渐慢的处理就像我们所荡的这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学生通过唱来体验)
(4)学生再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8、听学生范唱歌曲
导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地开拓,他们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又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你们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出示幻灯片9:听学生范唱歌曲)
9、学生再听音乐再唱歌曲(出示幻灯片10)
导语:听了这么美的演唱,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唱了。我们来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欣赏合唱曲《浏阳河》(出示幻灯片11:合唱视频)
过渡语:这首歌曲真是脍炙人口,刚才我们很美地齐唱了这首歌曲,感受了齐唱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合唱的魅力吧!
欣赏完后师小结合唱的感受:(告诉学生要在演唱中相互看为后面的对唱做准备)(湖南方言:抒情、舒展、流畅)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浏阳河畔的歌声。也知道了这首歌曲的两段歌词是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关系。这种演唱形式叫(学生答:对唱)。好,我们试着分两个组来进行歌曲的对唱:一个组唱第一段歌词,另一个组唱第二段歌词。
11、学生对唱浏阳河(演唱时要相互交流一下)(出示幻灯片12)
唱后小结:为了使大家的对唱表演更加丰富,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两段精彩的对唱歌曲的片断来欣赏。它们都采用了对唱这种演唱形式。我们来欣赏。
12、欣赏安徽民歌《对花》片段(出示幻灯片13)
13、欣赏云南民歌《猜调》片段(出示幻灯片14)
看后小结:观看了这两段表演后,你们发现这两首民歌是用什么语言来演唱的?(生发言)。对我们发现他们在唱几个最能代表当地语言的歌词时用的都是方言。你们也来找一找《浏阳河》中最能代表长沙话语言特色的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对唱表演的片段,使学生不仅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对唱歌曲,还为对唱《浏阳河》的表演打下基础。]
14、歌曲(出示幻灯片15)
(学生找后师小结)好,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在找的过程中有遗漏吗?我们来听一下李谷一的演唱后再共同找方言词。
15、欣赏李谷一唱(出示幻灯片16)
欣赏完后师生共同再找方言词。
14、歌曲(出示幻灯片17)
(1)学生看歌词中的方言词,同桌之间用长沙话对唱《浏阳河》。
(2)师生进行方言对唱,同时用动作来边演边唱。
(学生听音乐和老师进行对唱表演加动作。)
15、歌曲课题(出示幻灯片18)
师小结: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通过音乐了解了一种文化,而通过文化又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音乐,领略了不同的浏阳河,真正的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无穷魅力。其实啊《浏阳河》的旋律早在六十年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它依旧流行在我们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歌声,让浏阳河人们的精神永远伴随我们成长,让这首歌世世代代永相传。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首红土地的歌吧!
16、歌曲(出示幻灯片19)
学生最后唱歌曲。
17、歌曲(出示幻灯片20)
[听周笔畅的《浏阳河》的出教室!]
好,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李谷一和周笔畅两代人、传统与流行音乐的碰撞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浏阳河
1=b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