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苏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苏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10:49:57

文档简介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进位加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加法;学会用交换加数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体会交换加数相加得数相等的事实和规律。?
2.通过探索和笔算,提高笔算能力;通过联系已有的笔算知识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体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感受,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和检验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十位向百位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口算。?
2.笔算。?
37+25???68+7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3.
口述目标,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
?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自我尝试,探究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
教学例4。?
学生读题,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2)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2+86=?(幅)?
2.合作交流,共同得出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1)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142加86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计算方法
(让学生重点说说十位上4加8得12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
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学生验算。)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
尝试练习,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教学“试一试”。?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643+752=??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交流计算方法,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2.小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分别做每组上下两题,观察两个加数,发现上下两题交换位置,两人相互检验。?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验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练习巩固了知识。用竖式计算加法应注意数位对齐。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
142+86=228(幅)
1
4
2
8
6
+
8
6
验算:
+1
4
2
2
2
8
2
2
8
答;一共制作了228幅。
)
420
30
14
30
12
0
0
120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口算和笔算,以及整十,整百数加法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加法的运算能力,还可以为以后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小数加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竖式加法算理和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加法算理。
教学难点: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笔算。
27+43
59+36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2+86=?(幅)
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142加86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
(让学生重点说说十位上4加8得12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
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学生验算。)
2.教学“试一试”。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643+752=?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方法,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3.总结计算方法。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分别做每组上下两题,观察两个加数,发现上下两题交换位置,两人相互检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出来。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练习巩固了知识。用竖式计算加法应注意数位对齐。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得数写在相应数位的下方。
验算方法:调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进位加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加法;学会用交换加数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体会交换加数相加得数相等的事实和规律。
???2.使学生通过探索和笔算,提高笔算能力;通过联系已有的笔算知识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体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在归纳、概括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综合、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
口算抢答。
(2)
用竖式计算。
???43+35=???????46十37=
???让学生独立笔算。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比较:同是四十几加三十几,为什么一个和的十位是7,另一个和的十位是8?
提问:怎样笔算两位数加法?
学生回想,交流。
说明: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法笔算。列竖式时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计算时要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2.引人新课。
??我们已经能笔算两位数的加法,知道了两位数加法笔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引人,引导探索。
???谈话:同学们都很心灵手巧,这不老师带来了一组同学们制作的树叶粘贴画,请欣赏。
学生欣赏图片。
引导:树叶粘贴画里也有我们的数学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愿意吗?
(I)出示例4的条件和情境,提出: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提问: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可以怎样想,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
2
)
自主探索
??引导:这里是三位数加两位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交流。
请学生到展台边展示边说说是怎样列竖式,怎样计算的,重点交流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的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
追问:和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充分交流后,明确算理:十位上4个十加8个十得12个十,要在十位上写2,并向百位进一;百位上1个百,加进上来的1个百,得2个百,要在百位上写2。
(3)学习验算。
??引导:要知道算得得数对不对,可以怎样做?
全班讨论,交流。
明确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提问:交换加数位置,竖式可以怎样列?(板书竖式)
交流验算过程。
提问:这里验算结果和计算结果相同,说明什么?不同时,该怎么办?
比较得数确认结果,并让学生填写答句。
追问:三位数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2.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加深认识。
?出示“试一试”的内容、要求。
?让学生独立笔算,指名板演。
?交流:怎样列竖式计算?
学生说明列竖式计算过程。
追问?这里哪一位需要进位?百位上怎样算的?
3.归纳算法。
引导:上面我们笔算了三位数的加法。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明笔算方法,课件出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三、练习巩固。
?1.第1题“夺红旗?”?。
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重点说明竖式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该怎么算。
2.第2题“啄木鸟医生”。
学生做“啄木鸟医生”,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追问:笔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3.第3题“比一比算一算”。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两道算式的特点,猜一猜他们和有什么关系,计算验证。
明确: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说明加法验算方法的合理性。
4.第4题“解决问题小能手”。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题,交流解决问题过程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拓展延伸:填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