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31 08: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②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问题目标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PPT、黑板、粉笔
【导入新课】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朝代,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我们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余秋雨说类似的话:“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什么样的面貌,吸引着这么多中外文人墨客想穿越回去一探它的究竟呢?视频导入:观看描述北宋都城开封《清明上河图》的动态视频。问题:展现哪些事物出现比较多呢?(商铺代表做生意的很多。船:宋代海外贸易发达。骆驼是中原地区常见动物吗?不是,对外交往平凡)怎么用一个词来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繁荣昌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
【新课探究】
Ⅰ、农业的发展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教师:由学生观看画面,阅读课本P41-42宋朝农业的发展内容回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1、农作物:①引进了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
2、经济作物:①普遍种植茶树,②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3、游戏环节:(我想进城堡)通过学习宋朝农业的发展内容,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可分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两组同学展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正确的小组可+1分,第二名完成且正确+0.5分。
Ⅱ、手工业的发展
阅读P42-43页内容。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很频繁,最突出的有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一)纺织业:(讨论)宋朝时期,纺织业有哪些发展表现?
①北宋时,南宋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制品种较多。
(二)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什么?
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欣赏图片)
欣赏周杰伦的《青花瓷》观看宋朝的瓷器视频。
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Ⅲ、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繁荣表现:①宋代兴起了大量商业都市,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②城市中有热闹的早市和夜市;③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1)讨论:通过刚才学习的都市贸易的繁荣,请同学们对比下面两幅图商业都市图,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2.海外贸易繁荣表现
①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是当时世界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纸币的出现
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②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Ⅳ、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白板三个天平,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天平?
教师提示:在我国历史发现最初期,北方经济怎么样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我国历史发展最初期,北方经济重于南方,中原人生活和经济主要是在北方,到后来,北方和南方经济持平,两宋以后,南方经济重于北方。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到现在为什么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学生抢答:①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②政策倾向:政府重视、扶持;
③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生产经验和大量的劳动力;
④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四、课堂小结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课堂检测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农业 ②商业 ③手工业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倾向
经济发展的结果: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