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各地
2020-2021年高三语文5月试题精选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荀子认为“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__________”;韩愈也认为应该放宽从师的标准,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__________”。
(2)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这开路的艰难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音乐能给人以听觉上美的感受,但要用语言美来呈现并不容易,诗人们常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音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比喻来表现音乐的佳句。
【答案】
(1).
善假于物也
(2).
师之所存也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大弦嘈嘈如急雨
(6).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如有同学答成“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亦可))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善”“摧”“栈”“钩”“嘈”的书写。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20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到人尽其才,是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理想社会的和谐安定之美。
(3)意象是诗歌中最基本的元素,诗人将若干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的意象组合,可以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杜甫笔下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而在黄庭坚笔下,相似的意象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勾勒出壮阔疏朗的秋江月夜图。
【答案】
(1).
简能而任之
(2).
择善而从之
(3).
竹喧归浣女
(4).
莲动下渔舟
(5).
落木千山天远大
(6).
澄江一道月分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简、喧、浣、澄。
2021届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人由青春到衰老的短暂。
(2)南京姑娘在自家附近小水坑边拍摄到斑鸠、喜鹊常来栖息发呆的画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归有光《项脊轩志》中“
,
”。
(3)王磐在《朝天子?咏喇叭》一曲中,活画了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
!”
【答案】
17.(6分)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3)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不给分。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孔子在阐述了质朴和文采不恰当的关系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___________”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___________”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驰骋疆场时的英雄气概。
【答案】
(1).
文质彬彬
(2).
然后君子
(3).
蚕丛及鱼凫
(4).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美好的时光总是随随便便地度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富贵非吾愿
(2).
帝乡不可期
(3).
今年欢笑复明年
(4).
秋月春风等闲度
(5).
月明星稀
(6).
乌鹊南飞
2021届东北三省三校《辽宁省专考》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诗人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焦虑郁闷。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而且赋予了山峰以人的形态,描写形象生动。
【答案】
(1).
过春风十里
(2).
尽荠麦青青
(3).
矮纸斜行闲作草
(4).
晴窗细乳戏分茶
(5).
绛皓驳色
(6).
而皆若偻
2021届辽宁省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3)李密《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昔闻洞庭水
(2).
今上岳阳楼
(3).
其出人也远矣
(4).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
乌鸟私情
(6).
愿乞终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昔、岳、矣、亦、乞、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