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转圆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了解撒尼族音乐的特点,歌曲主要使用do、mi、sol三个音组成。
2、 能力目标: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唱准二声部的和声部分。
3、情感目标: 学生合作感受撒尼族儿童嬉戏的美好场景,把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歌曲《转圆圈》的学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和谐演唱。
课前准备 钢琴 录音机 打击乐器 课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1、请学生观察下列节奏,这是什么拍号的节奏?
XX X | XX X |XX X X |
XX X |
2、讲解2/4与3/4的变换,这样的拍子叫变换拍子。
3、示范打出这条节奏。
四二拍:
跺脚(左)、跺脚(右)
四三拍:
跺脚(左)、跺脚(右)、踢腿(左)
4、出示对应的歌词,按节奏示范读一读并配上律动:
拉起 手|站成 排|
月亮 底 下|转圆 圈|
5、同学们,下面这段歌词也是四二拍与四三拍的变换拍子,请你快速找到四三拍。让我们跟着音乐,做刚才的律动,按节奏读出歌词,注意拍子的变换。
6、同学们,刚才我们做律动的歌曲,演唱了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场景?
7、板书课题:转圆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条节奏里既有四二拍,也有四三拍。
学习变换拍子以及书写方式。
专心听讲。
认真学习一边律动一边按节奏读出歌词。
快速找到歌词中的三拍子。
跟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做律动按节奏歌词。
跳舞、转圆圈…… 白板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音频
本段歌词是歌曲《转圆圈》中最不容易掌握的部分。变换拍子是需要掌握和突破的难点,导入部分从观察节奏特点,引出变换拍子,到律动读歌词再到再到跟音乐做律动按节奏读歌词,循序渐进,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拍子的变换,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新
授
1、通过完整聆听歌曲,你知道玩转圆圈游戏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吗?我们先来排练转圆圈舞!
A:学习情景三:月下玩儿转圆圈游戏。
(1)跟音乐做导入律动,注意拍子的变换。
(2)跟音乐做律动并加入打击乐器。
(3)学习舞蹈步伐跳起转圆圈舞。
四二拍:左脚往左一步、右脚跟一步。
四三拍:左脚往左一步、右脚跟一步、踢左脚。
(4)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
2、创设情境,学习月亮的邀请这一情景。
A: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排练完成了转圆圈舞,要想一起玩转圆圈的游戏,老师先把月亮邀请出来!
师唱出月亮的邀请。
B:同学们,你们也来一起邀请月亮出来吧!注意轻声高位置的演唱,还要有真诚而喜悦的情绪。
2、呼唤小伙伴。
A先进入二声部的学习。
(1)看到月亮出来了,山脚下的小朋友很是欢喜,你们听,他们在呼唤小伙伴们一起出来游戏!
(2)同学们,你们也来呼唤小伙伴们加入游戏吧!按照我们画的旋律线的方向,注意声音要真诚的,好听的!
(3)让我们一起加入呼唤的动作,深情的呼唤小伙伴。
B进入一声部的学习。
(1)你们听!山上的小朋友,呼唤小伙伴的声音特别明亮,清脆:
(2)你们也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呼唤更多的小伙伴一起来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学唱!
C两声部合唱演唱:
让我们山上和山下的小朋友分声部合唱,呼唤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游戏。
(1)教师唱一声部,部分学生唱二声部,感受和声的魅力。
(2)教师唱二声部,部分学生唱一声部,再次聆听和声的美妙。
(3)学生分声部合唱,师加入钢琴与声音的引领,共同合作完成合唱。
4、随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转圆圈》。
5、观察曲谱,找出谱子是由哪三个音组成的?
找的非常准确!《转圆圈》以“1 3 5 ”三个音为基础构成旋律,这是撒尼族的特色。
6、在撒尼族的美丽月夜,让我们围着“篝火”,大家唱起来,跳起来。
月亮、小伙伴、转圆圈舞
跟音乐做律动
三角铁重音演奏
沙锤,手摇铃第二拍演奏。
响板四三拍第三拍时演奏。
跟老师学舞蹈步伐,跳起转圆圈舞。
边唱边跳。注意轻声高位置的演唱。
学生仔细聆听
跟老师的钢琴唱出对月亮的邀请。先用WU练习声音,再加入歌词。
认真聆听老师的演唱。
看旋律线的进行方向,随着教师的钢琴视唱乐谱,熟悉旋律,然后再唱歌词。
一边做呼喊的动作一边演唱。
认真聆听教师的演唱,按照旋律线的进行,先视唱乐谱,熟悉旋律,再唱WU音练习声音,再加入歌词。再一边做呼唤的动作,一边演唱。
注意倾听合唱的效果,感受体味和声的自然,动听。
一声部呼唤的动作演唱,二声部用回声的感觉与意境演唱。
学生先试着用WU音合唱,再加入歌词合唱。
完整演唱全曲。
1 3 5
了解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有漂亮的民族服饰,还有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几名学生舞起绸子扮演“篝火”,其他同学围成圆圈边唱边跳。
音频
音频
音频
音频
课件
钢琴
钢琴
钢琴
白板
钢琴
钢琴
钢琴
白板
钢琴
钢琴
钢琴
钢琴
钢琴
课件
音频
从导入部分直接进入到情景三的学习没有障碍,学生通过跟音乐做律动、打击乐器伴奏、跳转圆圈舞等活动,将这段歌曲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到后来的学唱水到渠成。
领唱部分从聆听开始,直观感受音乐情绪,这一乐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
情境的创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歌曲的最佳状态,从而在邀请月亮时,声音和情绪也能够充分调动。
先进入二声部的学习,识谱还有旋律线的加入,利于学生音准的把握,强化二声部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和声打下基础。
这段旋律与情景三中第一句旋律构成音符一样,节奏不同,通过对比演唱,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并采用了学习二声部方法,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掌握。
二声部的合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教师与部分学生的合唱,倾听直观体味到和声的效果,再由钢琴的引领,学生们可以完成这一部分的合唱,不仅能够和声,还要注意声音的美妙,动听。
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完成好歌曲的完整演唱。
从歌曲本身发现其旋律的特色,了解掌握撒尼族的基本文化特色。
围成圆圈跳起舞,在舞蹈与欢乐中收获知识。
三 拓
展 播放小学生合唱《转圆圈》歌曲的视频。
播放少数民族合唱的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体会合唱的魅力。
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合唱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中是普遍存在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视频
视频 拓展学生合唱的认知视野,以多种方式进行合唱。
由点及面,将学生对合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总
结 快乐的转圆圈时光结束了,我们也要和撒尼族的音乐暂时告别,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吧! 学生总结自己今天的收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总结。
音频 通过总结,梳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思考与表达,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板
书
设
计
转圆圈 撒尼族民歌
1=G 2/4 3/4
月亮的邀请:
小伙伴的呼唤:
月下玩儿转圆圈游戏:二拍子:X X
三拍子: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