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单元形成性测试卷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单元形成性测试卷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31 08: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单元形成性测试卷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一卷(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
A.眼睛 B.皮肤 C.耳朵 D.鼻子
2、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
3、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D.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听神经产生了振动
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往外抽气,以后听不到铃声,
这一事实说明了
A.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 B.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C.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去 D.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
5、阳光钻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上形成圆形的光斑。下列与圆形光斑成因无关的是
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太阳的形状是圆形的
C.小孔是圆的 D.阳光穿过的孔不太大
6、人产生听觉的地方是 A.耳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大脑
7、“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湖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B.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曲了
C.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D.晚上有灯光时墙上可以出现人的影子
9、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时,要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A.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漫反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
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入射角增加100,反射角也增加100
D.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0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600角
11、我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就能判断是谁在讲话,这是根据以下某个特征来判断的,它是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2、判断下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A. B. C. D.
13、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发生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A.彩色 B.白色 C.黑色 D.不存在这种不透明体
14、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是什么颜色?让红光照射在绿纸上又会呈什么颜色?
A.红、绿 B.蓝、绿 C.黑、红 D.黑、黑
15、当阳光射入水中时,下列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方向 B.速度 C.方向和速度 D.光的颜色
1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反而减小
B.反射角有时大于入射角
C.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D.如果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反射光线按照入射光线的方向沿直线传播
17、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18、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像变大 B.他的像大小不变
C.他的像变小 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
19、小明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
你认为他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
A.AB B.AC
C.AD D.都不对
2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2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屏ab上(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为光路图,
当光屏上的光点由a移到b点时,表示液面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都有可能
22、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
A.u2f
23、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看到了正立的文字,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24、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3点20分
25、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
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
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26、在用右眼注视“+”字时,有正确表示测试右眼盲点的图是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单元形成性测试卷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第一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否则无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选项
第二卷(共4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7、如图所示光具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 _,属于凹透镜的有__ __(填字母)。
28、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依赖于___________。
2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声音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夏天下雷阵雨时,我们总是在见到闪电后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而我们移动通信是通过    来传递信息的。
30、身高1.6米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_ ___米,所成的像是____立的虚像,像高______米,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米。
31、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 ,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32、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通常都是外界事物刺激人的_ __器官,产生信号由传入神经输送到 ,经过处理分析,做出适当的反应,由__ __传达给效应器。
33、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情况,其中玻璃是在界面MN的 (填“上方”或“下方”),光的入射角= ,折射角= 。
     
    
第33题图 第34题图
34、如图所示:若沿光线BO射到平面镜上得到的反射光线OA会与原入射光线AO重合。该实验现象说明光路是    的。
35、眼球中的 能进行调节,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球中的 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36、小强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看得清”。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右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小强的眼睛已经成为 (填 “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
来矫正(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此类眼镜可以对光线起 作用。
三、作图题(3+3+3+3+3=15分)
37、在图中,OB是反射光线,画出它的入射光线.
38、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 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第37题 第38题 第39题
40、如图所示其中F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折射光线。
四、探究简答(4+3=7分)
41、请你用文字叙述或流程图来简要说明视觉的形成过程。
42、近视镜和远视镜(即“老花镜”)的镜片都是透镜,你能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透镜吗?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单元形成性测试卷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请将第一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否则无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B D C D C D A B D D B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B C A B C B C D A C A B
第二卷(共4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7、_C.D.F_ __E.G__ 28 振动 介质
29、 3X108 不能 光速大于声速  电磁波 
30、 3 正 1.6 6 31、50° 120° 32、 感受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33、 上方 40° 50° 34、 可逆  35、 晶状体 瞳孔
36、(1)近视 (2) 凹透镜 发散
三、作图题(3+3+3+3+3=15分)
第37题 第38题 第39题
40、
四、探究简答(4+3=7分)
41、光线进入眼睛,经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测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2、近视镜是凹透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判断依据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边比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