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31 09:2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
就,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二、复习重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复习难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创 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维新变法:“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辛亥革命: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同盟会,并把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名称 洋务运动
学习对象 西方经济(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主张口号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政治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 奕?、李鸿章、左宗棠等
活动内容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性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意义作用 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近代化的进程
名称 维新变法运动
学习对象 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时间 19世纪末(1898年6月-9月)
主张口号 变法图强
政治派别 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等
活动内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意义作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名称 辛亥革命
学习对象 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国)
时间 20世纪初(1911年10月10日)
主张口号 三民主义
政治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代表人物 孙中山、黄兴等
活动内容 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作用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名称 新文化运动
学习对象 西方思想文化
时间 1915年
主张、口号 民主、科学
政治派别 先进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活动、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
性质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意义、作用 追求新思想,救国救民,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特点
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或由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李鸿章:
左宗棠:
领导阶级
探索派别及代表人物
洋务派:李鸿章、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革命派:孙中山
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洋务派的代表。
收复新疆,洋务派的代表。
1.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请你说一说在近代化探索中发生的四件大事。这四件事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师夷长技(自强、求富)、(2)变法图
强、(3)三民主义、(4)民主、科学
(1)、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近代化的进程;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4)、激发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探索救国救民出路,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或有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或由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政治派别领导的?各有何作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
(1)、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每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矗立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2005年4月,连战主席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首站就拜谒了南京中山陵。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
(1)1905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1911年,引发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4)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组织上成立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同意;(1)、从革命目标来看,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有成功的一面。
(2)、但是从革命任务来看,这次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