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并构建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
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经历算法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通过交流、比较
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思维的
灵活性。
3.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为学新知做准备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5+4=
8+9=
20+3=
7+18
=
30+37=
28+7=
26+50=
20+18=
2.说出数的组成。
27
68
42
93
()
(
)
(
)
(
)
(
)
(
)
(
)
(
)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校运会里有没有跳绳比赛?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
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板书:45+23=
45+28=
3.交流、讨论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板书:
45
+
23
=
68
45
+
28
=73
40
5
20
3
40
5
20
8
60
8
60
13
45
+
23
=
68
45
+
28
=73
20
3
5
40
68
65
4.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桌交流: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相同的地方是: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不同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六、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进行口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