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
2.能应用口算两位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探究过程,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具:
教学课件(希沃白板)
复习导入
你们想当小老师吗?这是老师收集的一位同学的作业,你能先计算下,再帮老师批改下。你发现哪题的得数跟你算得不一样?
52+35=87
46-24=22
55-44=11
52+38=80
46-29=17
55-47=18
生:52+38=
55-47=
和我们计算的不一样。
师:你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下计算的过程吗?这是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如何计算?
第一种: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用几十加几十,再用几加几,再把
所得的结果加起来;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几减几(如果不够向十位借),再用几十减几十,再把所得结果加起来。
第二种: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减几十,再减几。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方法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进行“口算大闯关”的游戏吗?一共分为五关,每一关能夺得一枚红旗,你们准备好了闯关了吗?
(二)巩固练习
一、口算大闯关
1、第一关:找朋友
56+20=76
56-20=36
56+22=78
56-22=34
56+28=84
56-28=28
引导:比较每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指出:从每组题里比较可以看出:第一组的前两道算式没有进位,而第三道算式进位了;第二组的前两道算式没有退位,而第三道算式退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体会加数和减数的变化会造成和与差的变化,同时让学生感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感受算法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2、第二关:口算接龙(练习六第1题)
55+32=87
55-32=23
55+35=90
55+38=93
55-38=17
90-35=55
引导:一组一组算一算,并且想想每组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每题的得数是多少?每组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第一组题都是55加30多,为什么得数十位上的数不一样?第二组都是55减30多,为什么得数十位上的数也不一样?
小结: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法里个位相加满10是进位加,要注意进位;减法里个位上不够减是退位减,要注意退位。
(设计意图:这里的题组练习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悉口算方法,理解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十位上数字的变化。)
3、第三关:螃蟹搬家(练习六第3题)
先说说哪几题得数比50小,哪几题得数比50大,再口算。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
在教材上用“Ο”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
32+19=51
87-35=52
90-34=56
23+19=42
78-35=43
90-43=47
引导:怎样判断哪几题得数比50小,哪几题得数比50大?
指出:不进位加得数十位上的数是加数十位上相加的和,进位加得数十位上要比它多1;不退位减得数十位上的数是两个数十位上相减的差,退位减得数十位上要比它少1。所以估计是几十多,可以先看十位上相加或者相减是几,再看个位上需不需要进位或退位,确定得数是几十多。
(通过游戏,学生掌握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并且会联系进位加和退位减来进行快速的估算,这与计算出结果再比较而言是一种进步。)
4、第四关:森林运动会(判断对错)
一共5题,每题5秒判断时间。
56+32=86
93-27=66
37+46=83
66-27=49
36+38=64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孩子在估算的同时加快计算的速度,同时这样的趣味游戏能提高孩子计算的专注度,引起孩子的注意。)
5、第五关:开火车(练习六第4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注意速度与准确性。
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类题型相比一步计算而言是一种突破,同时对学生的计算要求更高,需要计算更加细心,同时这样的练习为今后计算加减混合打下基础。)
恭喜同学们获得“口算小能手”称号!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有了哪些认识?
师:看来同学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都掌握得非常熟练,下面有个“智慧加油站”,你们准备好了吗?
1、练习六第5题
一辆汽车上有乘客35人,到卫星广场下车15人,上车11人。离开广场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下车15人”“上车11人”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重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计算的理由。
(5)检查。
说说检查的方法。
(设计思路:这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此主要帮助学生理清题意,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着重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检查的方法,并学会用在其他同类型的题目中。)
2、练习六第6题
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巡视,拍下学生中不同的做题方法,上传至大屏幕。
请学生分享这样计算的理由,全班交流。
(这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再次练习巩固,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练习六
先算……
再算……
这节课主要练习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重点要掌握口算的方法,理解其中的算理,学会用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间问题的重要性,在连续的情景中会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感受逻辑关系,理解每一步计算得到的是什么,这样的数学思考过程可以为我们今后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做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进位加和退位减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学会估算得数是几十多,并且会用估算间接判断得数是否正确。在口算的过程中,学生随着练习的深入,从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到学会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来快速计算,了解算理并且学会估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进位加和退位减,特别是因此十位上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多样的活动进行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理解和掌握。在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从一步计算到两步计算,学会分析中间问题,知道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位今后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特别是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要求说清楚说明白,通过说的过程,不仅能帮学生理解算理,而且内化计算的过程,尝试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