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 课件(共2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下数学6.1.3众数 课件(共2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06:53: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3众数教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本章课时序号:4


6.1.3众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
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特征;
3.
能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4.
进一步树立数据意识,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中位数的概念;2.
能熟练地求出一组数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难点
1.
众数的实际意义;2.
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不同侧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一、新课导入做一做:在一次植树活动中,某班第1组植树1棵的有1人,植树3棵的有2人,植树5棵的有5人。(1)第1组植树棵数的中位数是什么?(2)第1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问题:除平均数、中位数外,还有什么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呢?
二、新知讲解出示问题:下面是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尺码的男鞋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这家店销售量最多的男鞋是哪种尺码的?店主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1、
学生交流并回答:这家店销售量最多的是25cm的鞋,店主最关心的就是销售量,所以店主下次进货时可以多进这个尺码的鞋.2、
教师出示、讲解概念: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例如,从上面问题的表格中,可以看出25是鞋的尺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所以2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3、
教师出示并讲解众数的意义:(1)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当一组数据中某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我们也常用众数作为这组数据的数值的一个代表值.(2)有时,一组数据中可以有几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并且相同,因此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三、例题讲解例4
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
月工资(元)18000120008000600040002500200015001200人
数1(总经理)2(副总经理)34102022126试求出该公司工资数据中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一)解答解:在上表的80个数据中,2000出现了2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000。把这8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两个数是第40个和第41个,这两个数分别是2000和2500,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000+2500)=2250: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8
000+12
000×2+8
000×3+6
000×4+4
000×10+2
500×20+2
000×22+1
500×12+1
200×6)÷80=3
115.(二)把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表示在下图中:
可以看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三)讨论:在例4中,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中的哪一个更能反映该公司的工资水平?生1:平均数3115偏高,因为大多数员工的工资达不到这个平均数,用它来作为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代表值并不合适。生2:众数是2
000,中位数是2
250,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不偏高也不偏低,较能反映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四、合作探究问题在例4中,对于职工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普通员工及应聘者将分别关注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并相互交流.1、
学生讨论生1:公司总经理最关心的是公司月工资的总额,所以他关注的是平均数.生2:应聘者关注的是该公司月工资的众数,因为应聘者最想知道的是公司发给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数,这也是一般的应聘者将会拿到的工资.生3:普通员工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在本公司职工群体中的位置,中位数能帮助职工了解自己的工资收入是“中上”还是“中下”水平……2、
归纳:(1)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何共同点和区别?位于中间位置的是14,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2)小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广,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对极端值不敏感,但没有利用数据中所有的信息;众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也没有利用数据中所有的信息.四、巩固练习1、
下面一组数据:1.0,1.1,1.0,0.9,0.8,0.9,1.1,0.9,1.0的众数是(
)A.
1.0
B.
1.1
C.
0.9和1.0
D.
1.0和1.1【答案】C【解析】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1.0和0.9,它们都出现了3次.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0.9和1.0,故选C。2、
某班30人所穿运动服尺码的情况为:穿75号码的
有5人,穿80号码的有6人,穿85号码的有15人,
穿90号码的有3人,穿95号码的有1人.
运动服尺码
的众数是(

A.
15
B.
1
C.
85
D.
95【答案】C【解析】本题是求衣服尺码的众数.
A、B两项不是衣服尺码,错误。穿85号码的人数最多,因此众数是85.3、
(上海中考)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5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25和30
B.
27.5和29
C.
28.5和28
D.
28.5和29【答案】B4、
为了支助贫困学生学习,某班学生积极参加省团委发动的“一元捐”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统计情况下表: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2和10
B.
5和5
C.
1和5
D.
3和1【答案】D【解析】上表中的捐款金额按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5个和第26个即1和5的平均数3;1出现的次数是25,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5、
某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测试中,12名组员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
测试成绩的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分。(2)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一员,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答案】(1)
90,95。(2)成绩的中位数。因为最想了解自己的排名是否靠前。五、课堂总结1、
什么叫做一组数据的众数?求众数要注意什么?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有时不止一个,因此不能遗漏。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只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1.
第146页课后练习第1题。2.
第148页习题6.1第5、6、7题。
板书设计
4.1.3
众数
1、
众数的概念和意义
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3、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不同侧面分析分析数据,说明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6.1.3


湘教版
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特征;
3.
能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
进一步树立数据意识,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新知导入
在一次植树活动中,某班第1组植树1棵的有1人,植树3棵的有2人,植树5棵的有5人。
(1)第1组植树棵数的中位数是什么?
(2)第1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解(1)中位数:(3+5)÷2=4.
(2)平均数:(1×1+3×2+5×5)÷(1+3+5)=4(棵).
除平均数、中位数外,还有什么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呢?
新知讲解
下面是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尺码的男鞋的销售情
况统计表:
这家店销售量最多的男鞋是哪种尺码的?店主最关心的
问题是什么?
鞋的尺码(cm)
23
23.5
24
24.5
25
25.5
26
26.5
销售量(双)
5
6
6
10
17
10
12
7
新知讲解
这家店销售量最多的是25cm的鞋,店
主最关心的就是销售量,所以店主下次进
货时可以多进这个尺码的鞋.
新知讲解
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从上面问题的表格中,可以看出25是鞋的尺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所以2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概念:
鞋的尺码(cm)
23
23.5
24
24.5
25
25.5
26
26.5
销售量(双)
5
6
6
10
17
10
12
7
新知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当一组数据中某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我们也常用众数作为这组数据的数值的一个代表值.
有时,一组数据中可以有几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并且相同,因此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例题讲解
例4
某公司全体职工的月工资如下: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总经理)
2
(副总经理)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试求出该公司工资数据中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例题讲解
解:
在上表的80个数据中,
出现了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2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2
000
22
2
000
例题讲解
把这8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两个数是第
个和第
个,这两个数分别是

,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2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40
41
2
000
2
500
例题讲解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x=(18
000+12
000×2+8
000×3+6
000×4+4
000×10
+2
500×20+2
000×22+1
500×12+1
200×6)÷80
=3
115.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2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合作探究
我们把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表示在下图中:
可以看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合作探究
在例4中,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中的哪一个更能反映该公司的工资水平?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2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平均数3115偏高,因为大多数员工的工资达不到这个平均数,用它来作为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代表值并不合适。
合作探究
众数是2
000,中位数是2
250,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不偏高也不偏低,较能反映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
月工资(元)
18
000
12
000
8
000
6
000
4
000
人数
1
2
3
4
10
月工资(元)
2
500
2
000
1
500
1
200
人数
20
22
12
6
合作探究
在例4中,对于职工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普通员工及应聘者将分别关注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并相互交流.
公司总经理最关心的是公司月工资的总额,所以他关注的是平均数.
合作探究
普通员工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在本公司职工群体中的位置,中位数能帮助职工了解自己的工资收入是“中上”还是“中下”水平……
普通员工关注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应聘者关注的是该公司月工资的众数,因为应聘者最想知道的是公司发给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数,这也是一般的应聘者将会拿到的工资.
应聘者关注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广,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对极端值不敏感,但没有利用数据中所有的信息;
众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也没有利用数据中所有的信息.
巩固练习
1.
下面一组数据:1.0,1.1,1.0,0.9,0.8,0.9,1.1,
0.9,1.0的众数是(

A.
1.0
B.
1.1
C.
0.9和1.0
D.
1.0和1.1
C
解析: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1.0和0.9,它们都出现了3次.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0.9和1.0,故选C。
2.
某班30人所穿运动服尺码的情况为:穿75号码的
有5人,穿80号码的有6人,穿85号码的有15人,
穿90号码的有3人,穿95号码的有1人.
运动服尺码
的众数是(

A.
15
B.
1
C.
85
D.
95
C
解析:本题是求衣服尺码的众数.
A、B两项不是衣服尺码,错误。穿85号码的人数最多,因此众数是85.
巩固练习
3.
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5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25和29
B.
27.5和29
C.
27.5和30
D.
28和29
B
巩固练习
4.
为了支助贫困学生学习,某班学生积极参加省团委发动的“一元捐”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统计情况下表: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2和10
B.
5和5
C.
1和5
D.
3和1
巩固练习
金额/元
1
5
10
20
人数
25
12
8
5
解析:把上表中的捐款金额按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5个和第26个即1和5的平均数3;1出现的次数是25,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
D
5.
某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测试中,12名组员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测试成绩的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分。
(2)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
一员,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巩固练习
分数
65
85
95
100
人数
2
4
5
1
解析:(1)
90,95。
(2)成绩的中位数。因为最想了解自己的排名是否靠前。
课堂总结
1.
什么叫做一组数据的众数?求众数要注意什么?
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有时不止一个,因此要注意不能遗漏。
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一组数据的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只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
集中趋势
课堂总结
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填表:
代表值
优点
不足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应用广.
对极端值不敏感,只与中间位置数值有关.
只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易受极端值影响,计算比较繁琐。
没有利用数据中的所有信息.
没有利用数据中的所有信息.
作业布置
1.
第146页课后练习第1题。
2.
第148页习题6.1第5、6、7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