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案(Word版,共3页)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案(Word版,共3页)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31 11: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核心概念。
2.理解作者的观点,品味文章平实的语言,关注作者所作的鉴赏示范。
3.学会鉴赏文艺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观中的形象,是因为凭借了想象。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成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
1.题目解读
“驱遣”是驱使的意思;“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文讲驱使我们的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题目点明了文章论述的重点。
2.作者档案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代表作有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知识铺垫,说明文艺和文字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5~13段),全文论述的主体部分,指出文字的重要作用,以两首诗为例,具体阐述了怎样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
第三部分(第14段),结论部分,说明驱遣想象的意义。
2.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3.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5.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6.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1.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2.写作特点:
(1)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引导读者驱遣想象去鉴赏文艺作品,本是非常深奥和抽象的学术问题,作者却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这一问题,通俗易懂。
(2)举例论证,清楚明了。为了让读者了解驱遣想象的方法,作者以鉴赏王维和高尔基的诗句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前者强调在想象中睁开眼睛将文字看作一幅图画,后者强调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展开这对翅膀看文字,从而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这样写,清楚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请说出至少两句中国古代创新的古诗文名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晚爱肥仙诗自然,何曾绣绘更琱镌。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玄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