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哺b 育 纤qiàn绳 飞流急湍tuān 茕茕qióng孑立
B.攻讦jí 通衢qú 伤痕累累lěi 冠guān冕堂皇
C.烙lào印 尴gān尬 残羹冷炙zhì 载zǎi舟覆舟
D.荒冢zhǒng 窒shì息 命途多舛chuǎn 情感慰藉jiè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美轮美奂的描画。
B.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C.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当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D.十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士共度国庆佳节。
4.下列各组中的多义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
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动词,拿出
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动词,发动
③发其志士之悲哉 动词,抒发
B.当
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介词,在……的时候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动词,掌握
③然五人之当刑也 动词,判罪
C.于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介词,向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介词,在
③不能容于远近 介词,跟
D.以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连词,表目的关系,而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介词,用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介词,把,将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D.谁为哀者
www.
w.w.w.k.s.5.u.c.o.m
www.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yù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赵奢既已遣秦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兵去邯郸三十里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乃卷甲而趋之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3分) ( )
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军国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分)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⑴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5分)
答:
⑵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 , ,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五人墓碑记》)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
(4)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节选)》)
(5)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段一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
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但它也使人微微感到,一些树木因生育过多而露出来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一明一灭。
人间的眼前近景,使人忘记了天宇的寥廓啊!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么?你看它比荡漾在涟漪的水上面的睡莲如何?
平生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笛声……
——祖国山川颂(节选)
文段二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 肖邦故园(节选)
12.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四季景物的特点,请根据文章景物描写的内容,简要概括各自四季景物特点。(8分)
(1)《祖国山川颂》
春天特点
夏天特点
秋天特点
冬天特点
(2)《肖邦故园》
春天特点
夏天特点
秋天特点
冬天特点
13.“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请结合文中描写的四季景物特点,看看景物是如何与音乐般配的。(8分)
答:
14.《祖国山川颂》中写道“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作者这样写,你认为有什么好处,请简述。(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15—18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小节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抛来:
(2)抛给:
16、联系上下文,理解“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句话的内涵。(4分)
答:
17、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的内涵。(4分)
答:
18、第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美国最富有的400人和另外1000名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中做了以“幸福指数”为专题的比较调查,让他们从1到7选出1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统计结果显示,流浪汉的幸福指数为2.9,超级富翁为5.8。有专家对居住在寒冷的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和生活在简陋肮脏草棚里的肯尼亚游牧民族马赛人也做了类似调查,结果他们的幸福指数都是5.8。
请你以“幸福”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必须写成记叙文。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B 攻讦jié C.载zài舟覆舟 D.窒zhì息
2.B “美轮美奂”改为“叹为观止”;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的学子,是一个集体概念,用于指单个人是不可以的;“趋之若鹜”是一个贬义词,用于形容艺术爱好者是不合适的。
3.A B“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C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D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话,前面加上“与他们”。
4.A.(B③“面对”,C③“被”,D②“凭……身份”)
5.C.(C和例句都是被动句,C直接用“被”表示被动,例句用“于”表示被动。A,判断句,B,反问句,D,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提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一)6.C 7. D 8.D (9分)
(二)9.翻译(10分)
三、古诗歌鉴赏(10分)
10.(10分)
(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共5分,答到“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意思的得2分,答到“幽静”或“和谐优美”的得3分;不够完整、准确的酌情扣分)
(2)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共5分,围绕“妇姑相唤浴蚕”和“闲”进行分析的,可各得3分;或者围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的各得2分。其他分析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
(4)哀民生之多艰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空1分,有误则不给分)
五、文学类文本(20分)
12.(1)《祖国山川颂》春天:疏淡朦胧,青翠无边。夏天:自然纯朴,欢欣热烈。秋天:硕果累累,色彩斑斓。冬天:冰清玉洁,无比娇艳。(2)《肖邦故园》春天:娇嫩温柔,轻盈明丽。夏天:成熟清丽,馥郁悠扬。秋天:欢快喜悦,忧伤郁闷。冬天:纯白空旷,静寂孤独。(8分)
13.(1)春天,会使人联想到肖邦最温柔的曲子,比如速奏;(2)夏天,会使人联想到肖邦最成熟的作品,比如船歌,f小调叙事曲的开头;(3)秋天,使人理解了肖邦作品中最深沉郁闷(或忧伤的)的曲子,比如奏鸣曲;(4)冬天的肖邦之家虽然静寂,但你却并不孤独,因为只有肖邦的音乐长存。(8分)
14.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猛涨,桥孔变小的情形。这样写,不仅形象鲜明,活泼可爱,而且更能引人联想,让人想到了春姑娘的笑靥,想到了儿童纯真灿烂的笑,凸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4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7、指拿来主义者应该要积极动脑思考,识别精华与糟粕,独立自主地加以选择。(4分)
18、运用了类比论证,对国民党的“送去主义”进行辛辣的讽刺,指出其行为的可笑及将导致的严重后果。(6分)
19.参考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
此题很宽泛,容易入题,但又不容易写深,关键在于见解的深刻和感悟的细腻丰富。没有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就很难写得深,很难标新立异;同样,没有丰富细腻的感悟,就不能体验到蕴藏在生活之中的种种幸福。
其次,关于幸福的理解是构思为文的逻辑出发点,要善于从课本中学到的经典文章里挖掘素材,并进而联想到关于幸福的名言名句名篇,以及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这样思路就开阔多了,材料也就丰富得多了。
语言表达要在规范、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有所追求,注意句式的灵活多样,注意修辞格的灵活调遣。
幸福
从家到学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让人心里溢满一串串感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的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时不时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妇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顾客:“小心点儿”。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他们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没合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将为人母的少妇挽着爱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幸福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好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一串串滑落,不一会儿,校门口涌出学生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脚下蹬着,口里聊着,眉儿舞着……
美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甩一甩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生活的希冀。
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总会用两条后腿站起来,博得娃娃们咯咯咯的笑,这笑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切忧愁烦恼。
一个简易修车棚里,老师傅与顾客正为几毛钱的修车费推来让去……
东皋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年青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却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吃力地去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傍晚的阳光洒满东湖,湖水澄澈,人们三三两两,围绕在湖边,席地而坐,促膝而谈,说着东家长李家短,说着一天里可恼可喜的事儿,笑容绽开在脸上,满意堆在了眉梢……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苍天寻找幸福,因为你从不去留意身边的生活场景。路过幸福,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寻觅幸福,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朋友,当你走在路上时,请放慢你的脚步,敞开你的胸怀,睁大你的眼睛,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点评】:本文以记叙、描写为主,用散文诗的手法撷取了一组组“短镜头”,串成了幸福的珠链,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冰糖葫芦式”的结构运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又是排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的精妙之处,关键在于作者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故能信手拈来生活的珍珠,为幸福做出了生动具体的阐释。“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作文的仓库就总是丰盈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