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7分)
1.读拼音,写词语。
它在五指中是xiàng mào最táng huáng的。也是最yǎng zūn chǔ yōu的。解niǔ kòu、nǐng luó sī、sāo yǎng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二、选择题(8分)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未闻(wèi) 应声(yìng) 家禽(qín) 为设果(wèi)
B.聪惠(huì) 祸患(huàn) 按弦(xuán) 示儿曰(yuē)
C.曲线(qū) 胚胎(pēi) 困窘(jiǒng) 诣其父(zhǐ)
D.天赋(fù) 窈窕(yòu) 享受(xiǎng) 拧螺丝(nǐng)
3.下面画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费尽心思地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B.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笔笔直直的强硬的线条。
C.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无所顾忌,运转自如。
D.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起源。
4.下列句中的省略号的作用,不是表示省略的一项是( )
A.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吊钟……各个季节的花在这里聚齐了。
C.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D.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5.课文欢乐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聪慧的孩子
B.《手指》中,丰子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手指各具特点
C.《童年的发现》中,小作者因为老师误会了他的笑而耿耿于怀,借文字发泄不满
D.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不同于低俗的搞笑
三、填空题(16分)
6.比一比,再组词。
拇(_____) 渺(_____) 享(_____) 梁(_____)
姆(_____) 缈(_____) 亨(_____) 粱(_____)
诣(_____) 仓(_____) 庸(_____) 秽(_____)
脂(_____) 苍(_____) 拥(_____) 岁(_____)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甚聪惠: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
3.为设果:______________
4.孔君平诣其父:______________
5.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
8.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左(___)右(___) 情不(___)(___) 随(___)所(___)
(___)(___)脑汁 翻来(___)(___) 一本(___)(___)
(___)不(___)声 不怀(___)(___) (___)(___)大笑
(1)陈明和李立整天跟班长形影不离,犹如班长的____________。
(2)为了找出答案,我躺在床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_,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 _____的小说。
2.《手指》是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 五根手指_________。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______和_____。最 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要_______________。
3.《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______的特点和惊人的_________。
4.《论语》中讲道:“_______,小人喻于利。”“_______,小人长戚戚。”
四、信息匹配(9分)
10.根据下面字典里的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薄báo: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②不肥沃。
bó: ①轻微;少。②不厚道。③看不起。④迫近;靠近。⑤姓。
bò:多年生草本植物。
薄弱(____) 薄饼(____) 日薄西山(____)
厚薄(____) 薄荷(____) 妄自菲薄(____)
11.选词填空。
庸俗 附庸 平庸
1.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不应该是经济的(______)。
2.平凡的人并不都是(______)的人,有的人就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章。
3.这首歌的歌词太(______)了。
五、语言表达(15分)
12.按要求写句子。
1.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他的工作比大拇指复杂。(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交通不堵塞,交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综合练习。
本单元相信大家举行了讲笑话的活动。哪些笑话非常有趣,小伙伴们有怎样的反映?请写一写。(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理解。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
A.容纳 B.宽容 C.允许 D.或许
15.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爱迪生(_______)用钨做灯丝是最好的,经过他不断的努力终于(______)了电灯。
16.“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盲人提灯笼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出来,又往何出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7.“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1)借花献佛
花:______________。佛:______________。
(2)为善至乐
善:______________。乐:______________。
19.点明全文主题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做标题……( )
A.照亮别人 B.盲人提灯笼 C.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七、书面表达(25分)
22.习作百花园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它们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写一写。
漫画一: 漫画二:
参考答案
1.相貌 堂皇 养尊处优 纽扣 拧螺丝 搔痒
2.A
3.D
4.C
5.C
6.拇指 渺小 享受 桥梁 保姆 缥缈 大亨 高粱 造诣 仓库 平庸 秽物 脂肪 苍白 拥挤 岁月
7.同“慧”,智慧。 给……看。 给,替。 拜访。 就,于是。
8.膀 臂 自 禁 心 欲 绞 尽 覆 去 正 经 默 作 好 意 哈 哈 膀右臂 翻来覆去 绞尽脑汁
9.《世说新语》 轶事
丰子恺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姿态 性格 团结一致
求知若渴 想象力
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10.bó báo bó báo bò bó
11.附庸 平庸 庸俗
12.女教师讲起源、发育和进化。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无名指、食指像两位守门大将贴身左右。 为了防止交通堵塞,交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 舞蹈演员的手指是常作兰花状的。
13.看到小红没动静,我轻声地问她:“你考虑好了吗?”她说:“还在想,有些内容在考虑。”我反问道:“你卖洋芋?”同学们扑哧一声大笑起来,小刚更是双手抱着肚子咯咯地笑,老师也忍不住了!唉,“考虑”听成了“洋芋”。
14.C
15. 发现 发明
16.这句话一语双关。它既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
17.多此一举
18.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 这位车主朋友。 帮助和关怀别人。 自己得到帮助和帮助人的快乐。
19.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20.盲人的故事,说明“盲人提灯笼”不再是多此一举的笑话,而是对人对己都有帮助的好事儿。
21.C
22.范文:
溺爱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有极强的幽默性和讽刺性的漫画,讽刺现在社会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
漫画一中,爸爸同放学的儿子一起打伞回家,天气炎热,爸爸满头大汗了,怕儿子热到,爸爸给儿子买一块西瓜让他自己吃。这是每个父母都能做的,很平常很普通的行为。然而漫画二里年迈的父母毕恭毕敬地伺候青年女儿就有点夸张了。妈妈恭恭敬敬的喂她吃东西,爸爸躬身撑伞加扇风。漫画中的女儿简直就是”公主”。这种过分的关爱叫做溺爱。
中国有句俗话:“惯子如杀子”。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哭闹非要买玩具父母就买了,书包家长背,衣服家长帮穿……,孩子越大越是一个巨婴。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吃鸡蛋,刚咬一口说:“这和家里的不一样。”又说道:“家里的都是白色的软皮,这个好硬。”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父母把皮扔了给他剝好了。我想这个事就可以体现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让他的内心觉得:反正我有爸妈,要什么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用干。久而久之一切理所当然,巨婴又变得不知感恩,这是多么可怕的情况。
看了这两幅漫画后,给我的启发是: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给孩子适当的关爱有益于孩子的 成长,但是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溺爱, 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