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木瓜恰恰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木瓜恰恰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木瓜恰恰恰
相关
内容
核心内容: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演唱
相关内容:歌曲《木瓜恰恰恰》的识读乐谱、综合性艺术表演。
是否已实施
已实施
木瓜恰恰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以听觉为中心”的观点组织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紧密围绕聆听、模仿、对比等音乐活动感受节奏、节拍、和音乐中的情绪变化,由浅入深地学会歌曲,进而唱好歌曲,最终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的理论设计教学。
音乐课标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把握并表现音乐的风格,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作品分析: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中节奏的运用,不仅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更使歌曲充满了异国情调。
歌曲为三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节奏相同,都由弱起小节开始,每个乐句在结束时都运用了恰恰恰这个词,第二段运用连续切分节奏,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把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第三段重复了第一乐段。歌曲的歌词非常生活化,歌词中的各种瓜果,反映了热带岛国的特点,充满了生活情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资源: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纪律比较好,大部分比较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能做到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唱歌的状态很放松,音色也很美。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或其他原因,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知识储备:
1.在本课前,大部分学生对首调唱名法有一定的认识学习,基本能够识谱演唱。
2.常用节奏型基本掌握,课上会经常结合所学歌曲进行复习,可以模仿拍打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组合的节奏型。对于本课的大切分节奏也有所认识学习,但能准确的拍、读、连续的切分演唱还是需要反复练习。
存在问题:
1.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完全是感性的认知,容易对生动的音乐形象所吸引。在演唱时缺乏对声音的控制,对歌曲的情绪以及风格把握还有待于提高。
2.通过以往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了弱起小节,能够明白弱起小节的含义,但准确的演唱还需要再继续练习。
3.在演唱中,知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但还不能及时的控制自己的声音,调整发音的状态,仍需要在老师细致的指导下准确歌唱。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
1.本课主要以听赏方式为主,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2.歌曲的节奏教学以学生模仿为主,旋律通过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式。
3.歌曲情绪的变化通过聆听、对比、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
1.聆听: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关注节奏。
2.律动: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的风格。
3.图示:借助图片对印尼地域、名胜、风俗、音乐等介绍,帮助学生走进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视野,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风格做铺垫。
4.比较: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
(四)技术准备:
木瓜、PPT课件、剪辑好的音响片段、水果卡片相关的图片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教学状况及问题:
本班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比较扎实,课上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能做到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唱歌的状态很放松,音色也很美。常见节奏型基本能够掌握,但对与本课中切分音的连续演唱还需要再反复练习记忆;歌曲学唱方面学生能够认真学唱歌曲,仍需要提高演唱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对歌曲的情感把握。
教学对策:
1.节奏——以聆听、记忆、模仿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节奏型。
2.视唱----以聆听、记忆、模唱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准确演唱曲谱。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初步感受、以教师范唱、重难点反复指导演唱等策略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运用模唱、接龙唱、齐唱等方式由浅入深的学习演唱,在情镜中不断溶解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热情欢快演唱印尼民歌《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层次渐进式学唱印尼民歌《木瓜恰恰恰》,在聆听、对比、模唱、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并唱出歌曲中四四拍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的强弱感觉。
2、学用力度、音色、节奏与节拍的音乐要素、创造性的表现歌曲层次高潮与对比变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把握印尼民族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演唱四四拍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的强弱感觉。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歌曲中音乐片段,感受歌曲风格特点。总结归纳歌曲片段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善于聆听,善于分析音乐的习惯,激发学生总结旋律特点,为后面歌曲学习做下铺垫。
活动1.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
1.教师播放,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该旋律片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活动:随音乐律动,稍作提示
学生活动:仔细聆听音乐
2.师生总结归纳出:每一乐句的末尾有相同节奏型拍手声音出现。
活动1.2----教师教授舞蹈动作,学生模仿学习
1.教师教授舞蹈动作-扭胯;
教师活动:教授舞蹈动作;
学生活动:学习舞蹈动作;
2.师生随音乐律动,在拍手处做扭胯动作。
(二)聆听歌曲,感知歌曲风格特点
阶段目标:这一环节充分发挥音乐特性,在反复聆听中掌握歌曲,在不断加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歌曲结构及情绪。
设计说明:聆听歌曲,重点感受歌曲情绪变化及歌曲风格特点,对歌曲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活动2.1——聆听教师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1.聆听教师范唱。(播放歌曲伴奏)
教师活动:听一听歌曲中木瓜的味道如何?价格又是如何?
学生活动:木瓜的味道很香甜,但是价格却很便宜。
(木瓜的价格为什么会如此便宜呢?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再回答这个问题)
2.教师揭示课题——《木瓜恰恰恰》。
活动2.2——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教师活动:听一听歌曲的情绪前后有什么变化?根据前后情绪的变化,你觉得歌曲应该分为几个乐段?
学生活动:分为三个乐段。
(三)歌曲学唱,体验歌曲情境
阶段目标:学唱歌曲旋律,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地唱好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感受歌曲风格特点,体会卖瓜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歌唱与表现,并体现歌曲的音乐要素。
活动3.1——学唱第一乐段,分析节奏特点
木瓜


香蕉
番石

恰恰恰菠萝


苹果
和橘
子恰恰恰
赶集


挑到
城里
卖恰恰恰









恰恰恰
1.教师弹奏第一段音乐
教师活动:听一听第一段的音乐(出示第一段的简谱),听一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音乐在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四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结尾拍手)
2.跟琴用“LU”模唱,注意声音的连贯。
3.识谱演唱,师生接龙。
4.全体学生填词演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
学生活动:识谱演唱,并有感情的填词演唱。
活动3.2---学唱第二乐段,分析节奏特点

番石榴
有菠萝
有芒果
有香

有榴
莲还
有苹



来吧
快来吧
快来吧





买就卖


1.教师范唱第二段音乐
教师活动:听一听第二段的音乐(出示第二段的简谱),听一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音乐在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弱起小节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进行。
2.跟琴用“BANG”模唱,注意切分节奏。
3.教师出示水果卡片,帮助学生按节奏朗读熟悉歌词。
4.全体学生慢速随琴填唱歌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情绪模仿卖瓜人的吆喝。
学生活动:有感情的填词演唱。
活动3.3---填词演唱第三乐段
木瓜
皮儿薄个大
味儿
鲜恰恰恰
劳动


一个就足
够恰恰恰卖得

是多么
便宜
呀恰恰恰
两个


只要



活动3.4---完整演唱全曲
1.教师播放伴奏音乐
教师活动:现在的水果市场热闹极了,有那些声音呢?
学生活动:很投入的边表演边歌唱,把情绪推向高潮。
活动3.5---走进印尼,了解印尼风土人情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
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亚洲国家--印度尼西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所以又被人们称之为“千岛之国”。
学生活动:认真欣赏课件图片。
2.学生有感情跟伴奏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对印尼地区、名胜、人文等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走进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视野,为准确的把握歌曲风格特点再作补充学习。
(四)拓展延伸
文化传承
1.教师讲解叫卖歌曲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叫印尼歌曲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那么在我们中国也有叫卖歌曲,叫卖歌曲由叫卖调发展而来,如今老北京叫卖调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例如:磨剪子来,锵菜刀……。
学生活动:仔细聆听并欣赏课件图片
2.学生有感情跟伴奏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教师从歌曲的体裁延伸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模仿并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六、学习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教师即时评价的方式,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在学唱及演唱歌曲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的演唱,并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歌曲表现的认识和理解,以达到较理想的演唱效果,注重表现环节中的评价,从而促进各环节预设目标的达成。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导入环节轻松自然,目标明确
本节课我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听觉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本课通过播放音乐,模仿舞蹈动作导入本课学习,结合音乐风格特点,学生学习扭胯动作,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市场氛围,帮助学生把握歌曲风格,学生很投入的边表演边演唱,有卖木瓜的,有唱恰恰恰伴奏部分,有大声吆喝的,还有推销水果的,还一派热闹的生活情境在现。学生很轻松的学会了这部分内容。
整个教学中,每个环节我都紧扣感受和表现歌曲情绪不同设计各种音乐活动,从聆听感受到歌唱表现,从肢体表现到自主创造,层层深入,逐步提高要求,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解决了教学难点。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浓厚,学习积极性高。
三、突出学科特点,探究音乐风格
整节课围绕音乐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加以探究,通过聆听第一部分音乐,引导学生从旋律中特有的节奏,了解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先听音乐,运用以往的经验判断歌曲的结构,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让学生在拍、读、打等时间活动中掌握连续切分音节奏的演唱。在挖掘教材过程中,突出节奏和旋律两个重要因素,也是这首作品最能突出印尼音乐风格的音乐要素,从认知、学习、实践、运用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风格。
八、教学反思
《木瓜恰恰恰》作为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深远,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表演。同时,这些特点也非常有利于检验师生互动情况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知道这是一首印尼歌曲,对印尼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歌曲的节奏难点也基本掌握。在课程环节的安排上也比较清楚,过渡自然,重难点突出。
1、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充分的音乐实践中学唱歌曲,提高音乐的听辨、模仿和视唱等音乐能力,同时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的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
2、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学习任务,教师在整堂课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唱,在音乐情镜中溶解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上完课我自己对整节课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有待改进之处:
1、课堂评价不到位。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虽然也有教师评价,但明显存在评价简单化的倾向。
2、自学指导不具体。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自学指导不够具体,自学时间不够充分,不敢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情况,老师不自觉地讲的又多了,很多本该有学生完成的任务由老师包办代替了。
3、关注学生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演还是有些拘谨,不能自如的表现自己,教师应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美的体验。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我会尽快成长起来,不会怕挫折和困难,会敢于面对。我会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再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