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5课 歌曲《嘀哩嘀哩》|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5课 歌曲《嘀哩嘀哩》|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嘀哩嘀哩》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嘀哩嘀哩》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四度模进。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歌曲结构方整,旋律活泼,富有律动感,表现了儿童在春天的愉快心情。
A段是四个乐句组成的平行结构(a+b+a+c)。乐句a的主旋律是主和弦的分解进行,乐节对称式结构。
两个双数乐句一气呵成,结构上下不可再分。乐句b结束在属和弦上,乐句c结束在主和弦上,构成不同终止式的对应关系。
B段前两句的歌词完全由衬词构成。第一乐句(d)起于下属调,与A段形成调性对比;第二句(e)由第一乐句变化形成,调性上回归主调。
B段后两乐句重复A段两个双数句的歌词,回答了歌曲一开头提出的问题(春天在那里?)第三乐句(c1)是A段末一乐句(c)变化而成,第四乐句是A段末一乐句的严格再现。
学习者分析
本课是一节歌曲新授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曲在幼儿园或者网络里已经听过,而且有的学生已经会唱,对于这课来说,如何加入内心情感演唱歌曲成为本课重点。对于音乐知识上,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列如:识读五线谱,识读简单的节奏,和打击乐器的小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辨别音乐的能力,但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如何把对热爱大自然情感带入到音乐当中成为了本课的一个重点,所以我选择让学生加入一些打击乐来充分出发情感。
学习目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听辨法、识谱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学生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前十六后八节奏的掌握
学习评价设计
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体验、模仿和表现力。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感受音乐是采取互评模式。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
评价要点优秀良好一般评价等级
旋律演唱自信地演唱歌曲,音准、节奏正确。比较自信地演唱歌曲,音准、节奏基本正确。基本完成主题旋律演唱。自评互评师评
音乐表演积极参与,能在歌唱时准确跟上音乐节拍为音乐伴奏。积极参与,能在歌唱乐曲时基本跟上音乐节拍为音乐伴奏。愿意参与,歌唱表演不能兼顾。自评互评师评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师生问好:学生活动
学生问好
环节一:导入教师活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古人对于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很多,现代的歌曲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小雨沙沙沙》《春晓》等等,那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歌唱春天的歌曲《嘀哩嘀哩》。
学生活动
欣赏音乐《嘀哩嘀哩》
设计意图:
学校马上就要诗词大会,由诗词直接作为导入,直接切入主题。环节二:聆听歌曲教的活动
(一)出示PPT
教师设问: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二)(第二遍聆听歌曲)歌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学的活动
(一)认真聆听
预设回答:欢快、活泼
(二)认真聆听第二遍
预设回答:
2/4拍,强弱、强弱、强弱……
设计意图:带领孩子聆听歌曲为下一环节做铺垫。环节三:学唱歌曲教的活动
1.
教师设问:歌曲分为两部分,我先来弹奏第二部分,你来听一听,在这部分中听到了那些节奏?
(二)1.教师设问:先听出这段旋律的节奏,(四小节)小手点拍(教师弹钢琴)
教师设问:我总共弹了几拍?(也就是你小手点了几下)共有几小节?
2.教师设问:(黑板出示节奏卡片)谁可以找出这四小节当中的节奏?(标出2/4的强弱规律)
教师设问:既然节奏已经听出来了,现在我们把音加在里面,仔细听给你音阶(直接给出F大调音阶两遍),弹出4小节音;再来听后四小节,并标记在黑板上。(弹奏这8小节)
4.教师设问:(指出黑板上的音由上到下)有没有细心的小朋友看到,fa—do是几度?la—lmi呢?(教师补充,纯四度可适当借助钢琴,亦可借助台阶形式讲解)
5.教师设问:(打开ppt出示ppt)在旋律音程关系完全一致情况下,上下平移二、三、四度等,叫做摸进。
6.教师设问:打开书20页,(出示ppt)看一看歌曲的第二段,先唱五线谱,(教师弹琴伴奏)再加入小黄鹂的歌词唱一唱。(歌词有些绕口可多练习几遍。)
(三)完整识读乐谱并进行演唱。
1.教师设问:看歌谱第一段,自己试一试识读乐谱。
2.教师设问:轻声跟着琴唱出乐谱。(弹奏)
(四)
1.教师设问:乐谱共三段歌词,前有提问,后有回答,前面问“春天在哪里?”分别在哪里?
2.教师设问:跟着钢琴,慢速唱一遍这首歌曲。
3.教师设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表达出来呢?
4.教师设问:那我们把你体会的情绪带入到音乐当中来唱一唱。
学的活动
1.预设回答:前十六后八等等
(二)1.认真聆听,小手点节奏。
预设回答:共8拍,
4小节
2.学生找出图片并连接出节奏。
3.仔细练耳,听出四小节音,并唱出来。听出并唱出这八小节,注意强弱。
4.预设回答:4度,也是4度
5.预设回答:看ppt简单知晓摸进。
6.预设回答:(滴哩哩嘀哩嘀哩哩……)
(三)
1.预设回答:F大调乐谱识读,并唱出。
2.预设回答:完整唱出五线谱。
1.预设回答:“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2.跟钢琴看着歌词慢速演唱。
3.预设回答:强弱,快慢来表达。这首歌曲用快一点的节奏,强弱对比图出一点。
4.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我使用“分总”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演唱歌曲,加强三年级学生的音乐基础。环节四:表演歌曲教的活动
(一)1.教师设问:这样欢快的歌曲,让我们拿出自己制作的乐器,分别来试一试怎样给歌曲伴奏更好听呢?(沙桶,碰钟,双响桶)
2.(教师出示音乐伴奏曲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乐器应该如何加入到音乐之中。
3.教师设问:跟着钢琴伴奏集体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慢速的)
4.教师:跟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表演这首歌曲,我也会找几个表演非常好的小朋友上台表演。
5.找出表现不错的孩子到台前来。
教师:让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演唱,他们来为我们伴奏表演。学的活动
(一)1.听音乐试一试伴奏形式。
2.按照曲谱进行演奏
3.手持打击乐,慢速跟钢琴演唱歌曲,没有乐器的
4.跟着播放音乐演唱这首歌曲。
5.一同表演《滴哩滴哩》设计意图:
加入学生自制打击乐,增加孩子的乐感,以音乐的方式抒发情感。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我采用节奏小卡片形式,把听出的节奏用颜色区分小节,听出的音用简易谱填充,这样很直观方便,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式既锻炼了视唱练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