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烃期末专题复习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烃期末专题复习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20:3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专题复习(二)
(烃)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乙苯和对二甲苯互为同系物
C.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D.N2、N、N4互为同位素
2.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①C2H6
②CH3CH2OH
③CCl4


A.②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
B.CH3COOH、C3H6O2
C.硬脂酸、软脂酸
D.C3H6、C2H4
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甲基-1-丙醇
B.
1,3-二甲基丁烷
C.
2-甲基-3-丁炔
D.
2-乙基-1,3-丁二烯
5.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的思考,从中得出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乙烷(CH4)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C2H4)
6.“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是中国石化为紧急生产医用口罩,在网络上发布的英雄帖。熔喷布是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它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
B.丙烯与己烯互为同系物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聚丙烯是混合物,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
7.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和H2加成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图,此烯烃可能有的结构
A.6种
B.7种
C.5种
D.8种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并检验产物
B.实验室制乙炔并收集
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并收集
D.实验室制溴苯并检验产物中的HBr
9.司替戊醇(d)用于治疗两岁及以上Dravet综合征相关癫痫发作患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的一氯代物有4种
B.c的分子式为C14H14O3
C.1mold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d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0.可用来鉴别乙烯、苯、甲苯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浓溴水
B.碳酸钠溶液、浓溴水
C.氯化铁溶液、浓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溴水
11.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科学家、医务工作者一直奋战在第一线,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多种抑制新冠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为战胜疫情立下赫赫战功。我们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药物的结构,探究其性质,以此向战疫英雄致敬。钟南山院士指出,实验证明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G是其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反应中,G与水按1:1发生反应,则G的分子式为C16H20O10
B.化合物Ⅰ分子中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C.化合物Ⅱ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共面
D.化合物G、Ⅰ、Ⅱ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12.下列事实:①甲苯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②甲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而甲醇不能;③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④甲苯硝化能生成三硝基甲苯而苯硝化一般生成硝基苯;⑤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⑥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而苯甲醇不能。可以说明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有几项
A.2
B.3
C.4
D.5
13.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四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可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
B.C60熔点比金刚石熔点高
C.C60是一种分子化合物
D.“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14.某有机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物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9种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O4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5.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于水,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
B.将与足量的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直至混合气体变为无色,生成的数目为
C.向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至中性,此时溶液中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
16.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已知其结构简式是,则下列关于MMF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MMF所有原子一定处在同一平面;②可以跟溴水加成;③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④可以跟NaHCO3溶液反应;⑤MMF的分子式为C24H31O7N;⑥可以发生消去反应;⑦可以发生加聚反应;⑧可以发生水解反应;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③⑦⑧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⑧
D.③④⑥⑦
二、综合题(共4小题,52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7.(1)在下列有机物①CH3CH2CH3;②CH3-CH=CH2;③CH3-CCH;④;⑤(CH3)2CHCH3;⑥;⑦;⑧;⑨,⑩CH3CH2Cl中,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写出有机物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
(3)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18.(1)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料可以是___________。
A.2-甲基-l,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1-丙炔
(2)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考虑顺反异构)___________种。
(3)某烃0.1mol和0.2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0.6mol氯气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梯恩梯(TNT)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环戊二烯合成金刚烷的路线如下:
①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有机分析中,常用臭氧氧化分解来确定有机物中碳碳双键的位置与数目。
RCHO+R’CHO
A是金刚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臭氧氧化后的产物仅为一种,其结构为,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_。
19.氯化苄(C6H5CH2Cl)为无色液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现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加热反应合成氯化苄、分离出氯化苄并检验样品的纯度,已知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所示,其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如图所示:
物质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甲苯
极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等混溶
-94.9
110
92
氯化苄
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39
178.8
126.5
二氯化苄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16
205
161
三氯化苄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7
220
195.5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苄,简述其操作:___________。
(4)检测氯化苄样品的纯度:
①称取13.00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00
mL
4
mol?L-1
NaOH水溶液,水浴加热1小时,冷却后加入35.00mL40%
HNO3,再将全部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为2.87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②实际测量中,由于样品中混入二氯化苄、三氯化苄等杂质,会使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0.1,2-二溴乙烷常用作杀虫剂,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已知:1,2
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
实验步骤:Ⅰ、按图示连接装置,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再对装置A中粗砂加热,待温度升到150
℃左右时,连接C与D,并迅速将A
内反应温度升温至160~180
℃,从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加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装置D试管中装有6.0
mL
10
mol/L
Br2的CCl4溶液,待Br2的CCl4溶液褪色后,进行1,2
一二溴乙烷的纯化。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前装置A中加入少量粗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烧杯中需加入冷却剂,下列冷却剂合适的为________。
a.冰水混合物
b.5℃的水
c.10℃的水
Ⅱ、1,2
一二溴乙烷的纯化
步骤①:冷却后,把装置
D
试管中的产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
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
步骤②:用水洗至中性。
步骤③:“向所得的有机层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过滤,转移至蒸馏烧瓶中蒸馏,收集130~132℃的馏分,得到产品7.896
g。
(5)步骤①中加入
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③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所以石墨烯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1个或n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乙苯和对二甲苯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
D.N2、N4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N是阳离子,所以N2、N、N4不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①C2H6只含有C、H两元素,属于烃,①与题意不符;
②CH3CH2OH中含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②符合题意;
③CCl4中含有Cl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③符合题意;
④只含有C、H两元素,属于烃,④与题意不符;
⑤中含有N、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⑤符合题意;
答案为C。
3.C
【解析】A.属于酚类,属于醇类,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不选;
B.CH3COOH为羧酸,C3H6O2存在多种类别,可能还有的官能团有:醛基、羧基、酯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羟基(含碳环或碳碳双键)等,二者不是同系物,故B不选;
C.硬脂酸(C18H36O2)、软脂酸(C16H32O2)均是高级脂肪酸,二者均含有1个羧基,分子式相差2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故C选;
D.C2H4为乙烯,C3H6可能为丙烯或者环丙烷,物质类型可能不同,因此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D不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D
【解析】A.为醇类物质,羟基为取代基,因此系统命名为2-丁醇,故A项错误;
B.为烷烃,主碳链为5个碳原子,从左侧开始编号,甲基在2号碳上,因此系统命名为2-甲基戊烷,故B项错误;
C.为炔烃,包含碳碳三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上有4个碳原子,3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取代基,因此系统命名为3-甲基丁炔,故C项错误;
D.为二烯烃,包含2个碳碳双键在内的主碳链有4碳原子,乙基在2号碳上,因此系统命名为2-乙基-1,3-丁二烯,故D项正确;
故选D。
5.C
【解析】A.1个锌离子消耗2个氢氧根离子,含碳基团与氢离子结合得到C2H2乙炔,故A错误;
B.4个铝离子消耗12个氢氧根离子,含碳基团与氢离子结合得到C4H12,该物质不存在,故B错误;
C.2个镁离子消耗4个氢氧根离子,含碳基团与氢离子结合得到C3H4丙炔,故C正确;
D.2个锂离子消耗2个氢氧根离子,含碳基团与氢离子结合得到C2H2乙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A
【解析】A.丙烯分子结构简式是CH2=CH-CH3,丙烯可认为是乙烯分子中一个H原子被-CH3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甲基C原子取代乙烯分子中H原子位置,在乙烯平面上;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通过C原子的平面最多可通过2个顶点,故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A错误;
B.丙烯与己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
C.丙烯分子结构简式是CH2=CH-CH3,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正确;
D.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然后这些不饱和的C原子彼此结合就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由于每个聚丙烯分子中含有的链节数目不同,故聚丙烯是混合物,可由加聚反应合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7.C
【解析】加成前后碳架不变,该烷烃对应碳架有5个位置可以形成碳碳双键,故该烯烃有5种可能结构,如图所示:、、、、,故答案选C。
8.D
【解析】A.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检验是乙烯气体,A错误;
B.电石中含有硫化物,磷化物与水反应会生成硫化氢、磷化氢气体是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乙炔中混有少量H2S等气体,应先洗气再收集,B错误;
C.应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且试管中的导管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以上,该装置不能达到目的,C错误;
D.液溴和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用四氯化碳除去杂质溴单质,再用AgNO3溶液检验HBr,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A.连到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是等效的,因此b只有2种等效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2种,A错误;
B.c中含有14个C原子、3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7,分子式为C14H16O3,B错误;
C.1mol
d中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加成,共需要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d分子中,连接3个甲基的碳原子与其直接相连的4个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这几个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
故答案为C。
10.D
【解析】A.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故A错误;
B.
碳酸钠溶液和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故B错误;
C.
氯化铁溶液以及浓溴水不能鉴别苯和甲苯,二者都不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故C错误;
D.
加入浓溴水,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可与甲苯反应而褪色,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A.化合物Ⅰ的化学式为C7H12O6,化合物Ⅱ的化学式为C9H8O4,根据题意,两种物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G,所以G的化学式为C16H18O9,A错误;
B.化合物Ⅰ中形成碳氧双键的碳原子为sp2杂化,B错误;
C.碳氧双键、碳碳双键、苯环以及它们所连碳原子分别共面,各平面以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化合物Ⅱ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共面,C正确;
D.化合物Ⅱ中不含卤原子或醇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C
【解析】①乙烷中的甲基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甲苯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苯环对甲基的性质产生了影响。故①符合要求;
②甲醛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醇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醛和甲醇性质的不同是因为所含官能团不同。故②不符合要求;
③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CO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故③符合要求;
④甲苯硝化能生成三硝基甲苯而苯硝化一般生成硝基苯,说明甲基对苯环性质有影响。④符合要求;
⑤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说明羰基对氢原子产生了影响。故⑤符合要求;
⑥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是因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而苯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是因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故⑥不符合要求。综上所述,共4项,故C正确。
故选C。
13.D
【解析】A.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错误;
B.C60熔点比金刚石的熔点低,选项B错误;
C.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选项C错误;
D.“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4.B
【解析】A.该有机物结构不对称,核磁共振波谱图中有8种峰,含8种位置的H原子,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O4,故B正确;
C.由结构及球棍模型可知,Et代表-CH2CH3,故C错误;
D.该有机物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2molNa+,水溶液中还有H+,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A项错误;
B.将与足量的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一个Cl2分子反应生成一个HCl分子,则生成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数目为,B项错误;
C.根据电子守恒可得,,溶液呈中性,则有,则有,但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的数目,C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16.B
【解析】①根据霉酚酸酯的结构简式可知,MMF含有-CH3,其结构为四面体形,则所有原子一定不能位于同一平面内,故错误;
②MMF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③碳碳双键及苯环上的甲基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正确;
④MMF中没有-COOH,则不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故错误;
⑤MMF分子式为C23H31O7N,故错误;
⑥MMF中不存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与卤素原子,故错误;
⑦由于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正确;
⑧由于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
⑨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
A.③⑦⑧正确,所以A错。
B.①④⑤⑥全错,所以B对。
C.②⑧正确,所以C错。
D.③⑦正确,所以D错。
17.⑦
①⑤、②⑥
④⑥
2,3-二甲基戊烷
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羟基、酯基
【解析】(1)含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则属于芳香烃的是⑦;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则互为同系物的是①和⑤、②和⑥;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和⑥;
(2)根据烷烃的命名规则,最长链中含有5个C原子,在2号、3号碳原子上共有2个甲基,则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3)根据键线式分析,最长链中6个碳原子,主链为己烷,从左侧编号,则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4)中含有的官能团有-OH和-COO-,名称为:羟基、酯基。
18.AD
6
CH≡C-CH3
+2NaOH
+2NaBr+2H2O

【解析】(1)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法,或者是,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两种原料分别是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丙炔或者是2-甲基-l,3-丁二烯和2-丁炔,故答案为:AD;
(2)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若为CH3CH2CH2CH2CH3,相应烯烃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其中CH3-CH═CH-CH2-CH3有2种顺反异构,即有3种异构;
若为,相应烯烃有: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都不存在顺反异构,即有3种异构;
若为,没有相应烯烃;
所以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包括顺反异构)3+3=6种;
(3)烃0.1mol与0.2mol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0.6molCl2反应,则A中含4个H,且存在碳碳三键,则烃的结构简式为CH≡C-CH3;
(4)梯恩梯(TNT)为甲苯和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2,4,6-三硝基甲苯,结构简式为;
(5)
①反应④是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2NaBr+2H2O;
②根据反应RCHO+R’CHO,A是金刚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臭氧氧化后的产物仅为一种,其结构为,则原A为环烯烃,双键氧化后形成二个醛基,从而可推知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或。
19.2+10Cl-+16H+=2Mn2++5Cl2↑+8H2O
防止NaOH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反应进行
+Cl2HCl+
取代反应
关闭K1和K2,打开K3,加热三颈烧瓶,在178.8~205℃,蒸馏得到氯化苄
97.3%
偏高
【解析】(1)装置A是氯气发生装置,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10Cl-+16H+=2Mn2++5Cl2↑+8H2O,装置F中的氯化钙为干燥剂,作用是防止NaOH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反应进行;
(2)装置D中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加热反应合成氯化苄,发生的反应为:+Cl2HCl+,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氯离子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
(3)实验结束时,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苄,二氯化苄沸点为205℃,氯化苄的沸点178.8℃,220℃会生成三氯化苄,其操作:关闭K1和K2,打开K3,加热三颈烧瓶,在178.8~205℃,蒸馏得到氯化苄;
(4)①2.87g固体是
氯化银,物质的量是=0.02mol,因此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氯化苄的物质的量是0.02mol×100mL/20mL=0.1mol,质量是0.1mol×126.5g/mol
=
12.65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100%
=
97.3%;
②由于样品混有二氯化苄、三氯化苄等杂质,因此实际测量结果可能偏高。
20.防止暴沸
调节压强,控制气体流速
减少气体流入D装置,减少溴的挥发
c
Br2+2OH-=Br-+BrO-+H2O
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
70%
【解析】(1)反应前装置A中加入少量粗砂目的是防止液体混合物加热时产生暴沸现象,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2)装置B可以适当储存部分气体。B装置中有一个导气管,当气流过大时,水被压入导气管中,使气体压强减小;当气流过小时,锥形瓶中储存的气体又起到补充作用,故装置B的作用是调节压强,控制气体流速,故答案为:调节压强,控制气体流速;
(3)实验前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目的是减少气体流入D装置,减少溴的挥发,故答案为:减少气体流入D装置,减少溴的挥发;
(4)
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故开始反应时为防止液溴挥发,要给装置D的烧杯中降温,又已知:?1,,2-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在D中制备时防止产品堵塞试管,要确保1,2-二溴乙烷是液体状态,故最好用10℃的冷水。故答案为:c;
(5)
由于溴有挥发性、有毒,故用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多余的Br2,反应原理类似与Cl2和NaOH反应,故Br2与NaO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OH-=Br-+BrO-+H2O,故答案为:Br2+2OH-=Br-+BrO-+H2O;
(6)
分液后,然后加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是用来干燥生成的1,2-二溴乙烷,故答案为:干燥产品(除去产品中的水)。
6.0
mL
10
mol/L
Br2物质的量为6.0×10-3
L×10
mol/L=0.06
mol,根据CH2=CH2与Br2反应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可知1,2-二溴乙烷CH2BrCH2Br物质的量也为0.06
mol,故1,2-二溴乙烷CH2BrCH2Br理论质量为:0.06
mol×188
g
/mol=11.28
g,而实际质量为7.896
g,故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故答案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