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和雪
湘科版 六年级上册
降
降水
生活中常见的降水
探究:雨是如何形成的?
观察:下雨前和下雨时
回忆:
同学们,下雨前和下雨时,一般是什么样子呢?
聚焦:雨的成因
“下雨前,天空有时会乌云密布的。”
“有时候,下雨前会很闷热。”
“下雨时,乌云把天空压的很昏暗呢!”
聚焦:雨的成因
发现:
1.下雨前和下雨时都有云。
2.下雨前有闷热感。
聚焦:雨的成因
雨
?
云
聚焦:雨的成因
“有云,不一定就有雨呀!”
思考:什么条件下,才会下雨呢?
雨和云有什么联系?
回顾:云的成因
云是由水蒸气遇冷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观察:下雨时的云和不下雨时的云有什么区别?
“下雨时的云是乌云,不下雨时,是白云。”
“不下雨时的云轻飘飘的,像棉花一样飘在空中。”
“下雨时的云很厚,看不太透!”
观察:下雨时的云和不下雨时的云有什么区别?
“不下雨的云看着比较轻,可能是水蒸气含的少吧!”
“乌云中的水蒸气凝结得多了,就会变得更重,然后掉下来就是雨吧。”
“下雨前的闷热感就是水蒸气带来的吧!”
聚焦:雨的成因
聚焦:雨的成因
观点:
1.云层里的小水滴多了,就会更重,托不住便掉下来。
2.若云层里的小水滴少,那么就不会掉下来。
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思考:
1.你准备怎样模拟水的蒸发?
2.你准备怎样模拟水蒸气遇冷凝成小水滴?
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用品
作用
烧杯中的水
模拟自然界中的水
盛有冰块的小碟子
降低温度
酒精灯
热源
实验:模拟雨的形成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加热一段时间后
继续加热后
有小水滴聚集在碟子底部
小水滴越聚越大
不断落入烧杯中
聚焦:雨的成因
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当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形成雨。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了水。”
人工降雨
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降水的形成原理,发明了人工降雨,通过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水滴迅速凝结。
人工降雨
增雨火箭
碘化银药粉
自然界常见的降水
雪
雨
聚焦:雪
“下雪时,也可能会乌云密布!”
“温暖的南方很难见到下雪呢。”
“有时不够冷,还会出现雨夹雪。”
聚焦:雪
我们的发现:
1.下雪时和下雨时都有云。
2.温暖的地方很少下雪,寒冷的地方会出现雪。
类推:雪的成因
气温<0℃
提示1:
类推:雪的成因
提示2:
雪是固态水的一种形式,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及其聚合物(雪团)组成 。
雪的成因:
当低空温度在0℃以下时,高空云层的温度会更低。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及小雪花,当这些雪花增大到相当程度,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就会从云层里降落下来,成为雪。
降水
作业:了解自然界中其它的一些降水形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