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复习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______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_______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张衡根据_______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________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这一个推论。
2、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______,他从______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3、______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蓝色地球。
4、行星是自身______,围绕______运行,且______足够大的天体。
5、_______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6、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_____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7、月球表面有众多的______、高地和______,其中______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8、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_______。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_______。
9、月相变化的顺序:
新月——______——上弦月——渐盈凸月——______——渐亏凸月——下弦月——_____——新月。
10、月球不会发光,其一半的面积总处于被__________的状态。
11、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_______,体积相当于______万个地球那么大,表面温度为_______万℃,内部温度是________万℃,距离地球约为________亿千米。
12、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______万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
13、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________。用________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14、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古人是根据晷针的影子落在晷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时间的。( )
2、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
3、一天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影子最长。( )
4、影子的形成离不开光源、物体和屏。( )
5、赤道日晷的晷盘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北斗七星。( )
6、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看不见月球的背面。( )
7、地球上绝大部分是蓝色的海洋。( )
8、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
9、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
10、“东升西落”“日上三竿”“ 日出而作”等成语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很久很久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方形 C.球形
2、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B.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C.月相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球亮面的不同形状
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海上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帆顶先消失; ②太阳是圆的;
③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圈越大; ④月球是圆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4、人在太阳底下会有影子,傍晚时人的影子会朝向( )
A.东 B.西 C.北
5、月相变化是由于( )形成的。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月球自转
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⑤④③②① B.④⑤③①② C.③②⑤④①
7、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是( )
A.太阳越高,气温越高 B.太阳越低气温越高 C.太阳越高气温越低
8、影子的长短是由( )决定的。
A.物体的胖瘦 B.太阳高度 C.观测者的位置
9、太阳的高度是用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 )来表示。
A.高度 B.长短 C.大小 D.夹角
10、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是( )。
A.太阳照在影子上,影子随着太阳移动
B.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也在东边
C.影子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不受太阳影响
D.影子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太阳动影子也会跟着移动
11、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自己发光发热 B.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C.太阳没有地球大,看起来很小 D.太阳是一个气体星球
12、古时候人们利用日晷来计时,日晷上的影子相当于钟表上的( )
A.刻度 B.时针 C.分针 D.秒针
13、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形的 B.方的 C.半圆形的
14、下面事例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C.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D.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1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所描写的月相是( )
四、连线题(4分)
按照示例,将太阳运动的时间与物体的影长及气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上午8点至12点 物体影子由短变长 气温最高
中午12点至1点 物体影子由长变短 气温逐渐变低
下午1点至6点 物体影子最短 气温逐渐变高
五、实验题(共26分)
1、下图是某小组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回忆实验过程并回答问题。(6分)
(1)实验过程中让“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我们观察到的“月球”的亮面大小( ) 。
A.逐渐变大又逐渐变小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无变化
(3)请你说出月相变化的原因。
2、小兰同学用自制的日晷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她记录的影子数据。(8分)
时间(时)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影长(厘米) 60 35 22 11 6 11 22 35 60
(1)从表中发现,______时影子最短。16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厘米。
(2)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物体影子长短的是________。
(3)小兰在实验中还发现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环形山的直径大小、环形山的深浅与什么因素有关。(12分)
我的推测:因为目前公认的“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所以我推测,环形山直径大小与撞击物体的大小有关,环形山的深浅与撞击时的速度有关。
实验材料:泥沙、大小不同的皮球或其他圆球。
实验过程:
(1)用______的撞击球以______速度撞击泥沙来探究环形山的直径大小是否与撞击物体的大小有关。
(2)用_____的撞击球以______速度撞击泥沙来探究环形山的深浅是否与撞击时的速度有关。
实验结论:环形山的直径大小、环形山的深浅与撞击球的大小、撞击时的速度有关,撞击球越大,环形山的直径________;撞击时速度越快,环形山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盖天说 海面弯曲 日月星辰 月食变化 2、麦哲伦 西班牙 3、1961 4、不发光 太阳 质量 5、地球 6、伽利略 7、环形山 月海 环形山 8、卫星 卫星 9、峨眉月 满月 残月 10、太阳照亮 11、太阳 130 5700 1600 12、30 13、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14、晷面 晷针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B 7、A 8、B 9、D 10、D 11、C 12、B
13、A 14、C 15、A
四、连线题
上午8点至12点 物体影子由短变长 气温最高
中午12点至1点 物体影子由长变短 气温逐渐变低
下午1点至6点 物体影子最短 气温逐渐变高
五、实验题
1、(1)模拟日地月的真实运行关系,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2)A
(3)月球本身不发光,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只能把月球的一半照亮。
2、(1)12 大于 (2)太阳的高度 (3)西边
3、大小不同 相同的 大小相同 不同的 相对越大 相对越深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