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6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课件 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6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课件 4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1.植物的根
(1)植物的根系:有直根系和 两种
(2)根尖的结构
考点一 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八下教材P138)
根冠:保护作用
:分裂能力强
伸长区:能不断伸长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须根系
分生区
根毛区
(3)根的作用:固定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
2.物质吸收
(1)水的吸收
①部位: 区。
②途径:水→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
③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 土壤溶液浓度(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根毛
大于
(2)无机盐的吸收
①植物吸收水分的同时会吸收水中溶解的无机盐,其进入根部的途径与水相同。
②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
无机盐
对植物的作用
缺乏的症状

使枝叶茂盛
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促进生长发育和开花,
促使果实种子提前成熟
生长缓慢,矮小,叶暗
绿,花、果实、种子少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
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
1.(2020,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B
2.(2020,通辽)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唯一部位
B.幼根的生长与②和③有关
C.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
D.②处的细胞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制地长大
B
1.植物的茎
(1)茎的形态: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考点二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八下教材P144)
(2)茎的结构
外树皮:保护作用
韧皮部:有输导
形成层: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
木质部:有输送
髓:存储营养
有机物的筛管
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3)茎的功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2.物质运输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导管中自下而上的向上运输。
(2)有机物的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备考补充】
1.木质茎能够不断加粗主要是形成层的原因。许多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茎不能加粗生长。
2.“树怕剥皮,不怕空心”:剥树皮会破坏韧皮部的筛管,影响有机物的运输;空心只是髓和部分木质部失去,剩余木质部仍能满足物质运输。
3.(2020,雅安)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
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D
1.叶的结构
(1)叶的结构
考点三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八下教材P151)
(2)实验:观察叶片气孔并研究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详见实验突破)。
2.蒸腾作用
(1)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意义:有效降低叶片 ;根部吸水的主要
;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里的运输。
(3)影响因素:光照、温度、大气湿度和气流速度等。
(4)应用: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枝叶、遮阳、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
水蒸气
温度
动力
(5)实验: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详见实验突破)。
【备考补充】
①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绝大部分(约99%)用于蒸腾作用。②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细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③气孔进出的气体:H2O(只出不进),CO2、O2(既进又出)。
4.(2020,福建)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C
5.(2020,菏泽)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和5属于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作用
B.7和8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2和4属于营养组织
D.通过6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C
6.(2020,乐山)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植物体内的水却能“往高处走”,为这一活动提供动力的是 作用。
蒸腾
实验突破
实验一:观察叶片气孔并研究上下表皮气孔密度
一、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
1.实验步骤
a.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把它们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把它们展平,加盖盖玻片。
c.在低倍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半月形细胞。
注意: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这样可以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多散失。(水生植物的气孔基本位于上表皮。)
2.实验结果
叶的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对叶起保护作用,半月形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
二、研究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
1.热水浸泡测气孔密度
(1)实验步骤及图示
取一片蚕豆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60℃左右)的烧杯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哪一面多。
(2)实验结果
热水中叶片下表皮上的气泡比上表皮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2.无水氯化钴试纸测气孔密度
(1)实验步骤及图示
选取一张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蓝色氯化钴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固定。观察贴在叶上下表皮上的滤纸颜色的变化。
(2)实验结果
贴在下表皮的纸变色速度快而且颜色深。气孔也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通道,下表皮散发的水分多于上表皮,说明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实验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实验装置
2.实验过程
(1)如图装置,在U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的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与U形玻璃管左侧连通,分别在如下四种环境中放置5分钟:
A.室内      B.有阳光照射的阳台
C.阴暗潮湿的环境 D.电吹风自然风挡吹叶片
(2)观察液面 ,并进行比较。
(3)原理:液面高度差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3.实验结果及讨论
现象:液面高度差:有阳光照射的阳台>电吹风自然风挡吹叶片>室内>阴暗潮湿的环境。
结论:温度越____、环境越 ,空气流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
高度差

干燥
精讲释疑
判断植物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要遵循“水往高处流”的原理,即水往浓度高的方向流动。无机盐是溶解在水中随着水分的吸收而被吸收的。土壤中的有机物是不能被根吸收的,土壤中的有机物只有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后才能被利用。
题型一 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例1】 我们知道,植物主要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即“烧苗”。该现象说明( )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无机盐
B.植物吸收水分与土壤中无机盐浓度有关
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D.植物生活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B
1.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区的细胞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A
植物体内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输送。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题型二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例2】 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
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在树干上乱刻乱画,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B
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蒸腾失水,陆生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多。影响蒸腾快慢有多种因素。叶片越多,环境温度越高,越干燥,空气流速越快,蒸腾速率越快。
题型三 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
【例3】 (2020,张家界)如图是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
“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散失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B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3.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汽化
诊断自测
1.(2020,南通)家庭种菜可以采用无土栽培,因为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其中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是( )
A.氮、磷、钾 B.氮、锌、磷
C.铁、锌、钾 D.硼、铁、磷
A
2.(2020,杭州一模)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
B.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
C.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D.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
D
3.(2020,江西)关于植物叶片的气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根冠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气孔散失
B.气孔的开闭能影响植物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
C.气孔是由一对表皮细胞围成的空腔
D.构成气孔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说明气孔位于叶肉部位
B
4.要探究绿色植物叶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5.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大于
6.(2020,资阳)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和茎中的 向上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于 。
叶绿体
导管
蒸腾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