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5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5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5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讲 生命活动的调节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有 运动和 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1)向性运动:植物受到某种刺激后,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 的现象。
常见的向性运动:
①向光性:植物在 的照射下,向光生长的现象。
考点一 植物的感应性(教材八上P90)
向性
感性
有关
单向光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 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2)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引起叶子的运动。

考点一 植物的感应性(教材八上P90)
重力
无关
2.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和特点:最明显的作用是能促进植物的 ,还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的则会 植物生长。
考点一 植物的感应性(教材八上P90)
生长
抑制
(2)植物向光性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 。向阳的一侧生长素浓度 ,背光的一侧浓度高,所以背光的一侧生长快,植物的生长就弯向阳光了。
考点一 植物的感应性(教材八上P90)
不均匀

1.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
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
得比远地侧的快
B
【备考补充】
生长素的发现史:
(1)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做了两组有关胚芽鞘的实验。
(2)1928年F.W.温特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称之为生长素。
(3)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证明该物质为吲哚乙酸(IAA)。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所决定的行为。能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常伴随动物一生,属于本能行为,这种行为简单、低等,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蚂蚁觅食、黄蜂筑巢等。
2.后天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具有 ,这种行为是复杂、高等、经学习或判断后做出的行为,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例如山雀偷喝牛奶、小狗绕道取食等。
考点二 动物的行为(教材八上P109)
遗传因素
暂时性
2.(2020,郴州)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下列行为的获得与“老马识途”相近的是( )
A.蜘蛛结网  B.鹦鹉学舌
C.公鸡打鸣 D.蜻蜓点水
B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 。
(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和 ,
突起有 和 。
(3)神经元的功能: 。
(4)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
考点三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材八上P102)
基本单位
细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获取并传递信息
2.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其各自组成和功能(分布)如图所示:
考点三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材八上P102)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1) 是人(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考点三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材八上P102)
反射
(2)反射是通过 来实现的,其类型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对应的动物行为有 行为和 行为。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考点三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材八上P102)
反射弧
先天性
后天学习
传入神经
3.(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A
4.(2020,贵阳)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效应器,⑤为感受器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缩手反射是复杂的反射
D.手被烫时先感受到烫,再缩手
B
【备考补充】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1.近视和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考点四 视觉(教材七下P80)
考点四 视觉(教材七下P80)
2.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保持读写姿势正确,在光照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2)不可长时间用眼,适时放松眼部肌肉,眺望远处;
(3)不可躺着或走路时看书,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间不能过长;
(4)定期检查眼睛,预防眼部疾病;有异物进入时,用眼药水冲洗,勿用手揉。
考点四 视觉(教材七下P80)
5.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
1.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和 调节共同完成的。人体中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考点五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材八上P96)
激素
内分泌腺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考点五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材八上P96)
3.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的稳定
(1)血糖:指血液中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含量在 /100毫升的水平。
(2)当血液中 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________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 ,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考点五 人体的激素调节(教材八上P96)
葡萄糖
90毫克
血糖
下降
胰岛素
升高
6.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含量极少,却是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是( )
A.甲亢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侏儒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C
7.(2020,苏州)如图为某人在饭前和饭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引起图中a~b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A
【备考补充】
激素的特点: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②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人体体温的恒定是通过 的调节而实现的,调节体温的中枢在 。
2.体温调节主要依靠 和 的过程得以实现。人在安静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劳动或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 。
3.散热方式:常温条件下,以皮肤 为主;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的温度时,以 为主。
考点六 人体的体温调节(教材八上P113)
神经系统
脑干
产热
散热
内脏
骨骼肌
皮肤
直接散热
汗液蒸发
4.低温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5.高温环境下,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考点六 人体的体温调节(教材八上P113)
6.在 (为主)和 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 的整体。
考点六 人体的体温调节(教材八上P113)
神经系统
激素
统一
8.(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A
精讲释疑
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单侧光照射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快,所以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
题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例1】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
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
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题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情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
题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根的向地性
A
1.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地性,茎生长具有背地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A
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要完成反射活动,这五个部分缺一不可。识别五大部分结构有以下技巧: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呈蝴蝶形;脊髓神经中枢较粗的角内有传出神经,较细的角内有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上有神经元细胞体,而传出神经上无神经元细胞体;与传入神经相连的结构是感受器,与传出神经相连的结构是效应器。
题型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例2】 王师傅在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立刻缩手。如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选项全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①是效应器 b.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c.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A.ab B.ad C.bc D.cd
题型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
2.(2020,黑龙江)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有关神经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C.小脑能调节血压、心跳、呼吸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D.脊髓只起到传导作用,所有反射均由大脑控制
A
(1)中考时激素的考查点一般落于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这三种激素的功能及缺乏后相应的病症必须熟练。
(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相应功能,因此只能注射。
(3)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两种病症的相同之处都是身材矮小,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侏儒症患者智力正常。
题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例3】 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题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D
【例4】 (2020,广西)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血糖异常升高、形成糖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如图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题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1)分析乙的血糖变化曲线,BC段升高,这是因为食物中的 分解成 被吸收进入血液。CD段下降与 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分析甲、乙两人的血糖变化曲线, 的血糖变化不正常,原因是 。
(3)对糖尿病患者,可采用 等方法进行治疗。
题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淀粉
葡萄糖
胰腺

甲的血糖高于正常值
注射胰岛素
3.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引起此病征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垂体
B.生长激素、垂体
C.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D.生长激素、甲状腺
B
4.(2020,舟山)老张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饭后2小时又做了相同的检测。这主要是检测 的分泌是否正常,若该激素分泌不足,人会患 病。
胰岛素
糖尿
诊断自测
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
C.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D.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D
2.(2020,衢州)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
3.(2020,青岛)下列与糖尿病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
D
4.(2019,宁波)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
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
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
条件
脑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