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5讲 光的折射(课件 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5讲 光的折射(课件 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讲 光的折射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1.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
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水面的
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
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考点一 光的折射规律(七下教材P71)
偏折
折射角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平面内。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 。
(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
同一
法线
小于
增大
不变
可逆
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池水变“浅”、筷子在水中“折断”、叉鱼时应叉到所看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等。
1.(2020,广东)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
B
1.凸透镜和凹透镜
考点二 人眼球的作用(七下教材P78)
?
凸透镜
凹透镜
结构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图示
性质
对光起 作用,
有实焦点
对光有 作
用,有虚焦点
特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只能成虚像
会聚
发散
2.眼球折光系统
眼球的折光系统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____。近视眼应当用____透镜来矫正。
晶状体


4.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____。远视眼应当用____透镜来矫正。


2.(2020,台州)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A
3.(2020,荆州)戴近视镜的小强发现其眼镜与爷爷的老花镜外观相同,为了区分它们,他把其中一幅眼镜靠近物理课本,发现课本上的文字变大了,则说明这副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老花镜”)。没戴这幅眼镜之前,人眼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选填“前”或“后”)。
老花镜

1.实验装置图
考点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七下教材P76)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与焦
距的关系
像距(v)与焦
距的关系
?
?像的性质?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等大
虚像、实像
应用
u>2f
____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____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fv>2f
____
____
____
投影仪
u=f
不成像?
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f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正立实像倒。这一规律要牢记。
3.人眼球的成像特点
因为观察的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2020,临沂)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
C
5.(2020,襄阳)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不会
变暗
精讲释疑
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是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共面,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题型一 光的折射
【例1】 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C
1.(2020,赤峰)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小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可折转光屏,利用它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
向左移动
同一平面
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一倍焦距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以外成实像;虚像与物体同侧,都是正立的,实像与物体异侧,都是倒立的。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二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像。
题型二 凸透镜成像
【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
像的特点
1
2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6.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0

(1)第4次实验中,小柯移动光屏只观察到模糊的圆形光斑。若要观察到此时所成的像,正确的操作是

(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 的成像情况。
取下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近视眼
2.(2020,绍兴)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 厘米刻度处。
放大
45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 。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①③
(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远离
诊断自测
1.(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C
2.(2020,恩施州)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D
3.(2020,镇江)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B
4.(2020,白银)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照相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