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导入:《春天的故事》
思考:歌曲中的“老人”是谁?“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第9课
对外开放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根据教材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
自主学习
时间
开放地区
1980年
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起
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
1988年
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2年
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等
?
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厦门
汕头
珠海
深圳
新课探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指划出一定的区域,在这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什么是经济特区?(含义)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2.
特殊——执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省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一: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阅读材料:4.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
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
4.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
原因:①靠近国际市场。
②交通便利。
③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答:集中在广东和福建两省。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请进来
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
改革前后深圳的对比
海南
浦东
第一步
经济特区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重庆
满州里
(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武汉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走出去
WTO
(P45)
意义: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改革开放才能强国
启示
现代开放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
影响
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目的
现代开放则是在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的
被迫
开放
前提
现
代
近
代
【合作探究】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开放通商有何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
?
向外延伸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
我国加快建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深入实施
建设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
丝绸之路经济带
宋元时期繁荣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牢固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课后小结
农村:
城市:
1.经济特区:
2.沿海开放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
4.内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5.加入WTO,2001年
1.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C
练一练
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C
3.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7年,李建国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8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