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6讲 运动和力(1)(课件 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6讲 运动和力(1)(课件 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讲 运动和力(1)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1.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
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七下教材P88)
参照物
相对
1.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迎面而来的车辆
C.他所骑的电动车
D.街道两边的房屋
C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 的运动。
2.速度
(1)定义: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
(2)物理意义:表明物体的 的物理量
考点二 速度(七下教材P91)
直线快慢不变
单位时间
运动快慢
2.(2020,台州)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12米    B.72米
C.720米 D.1200米
C
1.力是 的作用。力的作用是 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1)单位: ,简称牛,符号为____。
(2)力的作用效果:a.力能改变物体的 ;b.力能改变物体的 (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考点三 力(七下教材P95)
物体对物体
相互
牛顿
N
形状
运动状态
2.重力
(1)定义: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2)方向: 。
(3)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4)公式:G=mg(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其值为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取10 N/kg)
竖直向下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3.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 或
相反。
相对运动
运动方向
运动趋势的方向
(3)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b.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4.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发生弹性形变
越大
3.(2020,邵阳)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4.(2020,襄阳)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加润滑油
B.鞋底和轮胎上都刻上花纹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下大雪后,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A
【备考补充】
1.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
2.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注意: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考点四 力的测量及图示(七下教材P98)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力的三要素
习惯上,把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
(1)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
(2)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 ;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点
受力方向
(3)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 。
大小
5.如图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上部,矿泉水瓶被推倒。该实验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C
精讲释疑
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虽然没有指明参照物,但都有默认的参照物,通常是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等。为了便于研究机械运动,我们可以选取更合适的参照物。机械运动是指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也称运动;若相对于参照物其位置不变,则称为相对静止。
题型一 参照物的选择
【例1】 (2020,宜昌)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产生了幻觉
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
C.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汽车向后运动
D.小明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
C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B
路程—时间图像中通常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题型二 速度图像的应用
【例2】 (2020,黄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
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4 s时两者相距16 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 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D
判断摩擦力方向的关键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因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运动与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是不同的。
题型三 摩擦力
【例3】 如图所示,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6 N,水平向右
B.6 N,水平向左
C.4 N,水平向左
D.4 N,水平向右
D
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N;若将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
50
50
诊断自测
1.(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
2.(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D
3.(2019,杭州)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B
4.(2020,杭州)连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两端的轻质细绳分别绕过定滑轮与A、B相连,细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当A重3N,B重5N时,M恰好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摩擦不计,此时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方向是 。当B刚触地时,若A、M都不会与滑轮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
2
水平向左
水平向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