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30讲 化学式 物质的分类(课件 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30讲 化学式 物质的分类(课件 5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0讲 化学式 物质的分类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1.概念
(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跟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 。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成 。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
的总和。
考点一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八下教材P63)
比值
正比
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方法:查表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算式计算。
1.化学式“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是( )
A.18  B.20  C.36g  D.36
D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的式子。
考点二  化学式(八下教材P57)
物质组成
3.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元素的原子个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原子个数)∶……
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2.(2020,深圳)“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烯基苯酚不属于有机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C原子、8个H原子、1个O原子构成
B
1.混合物:由 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矿泉水等
2.纯净物:
(1)单质(由 元素组成)
a.金属:铁、铜、银等
b.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氧气、氦气、碘等
考点三 物质的分类(九上教材P57)
多种
同种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3.(2020,黄石)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液氢
C.氧化铁、锰酸钾、干冰
D.稀有气体、高锰酸钾、水银
A
4.(2020,常德)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
A.臭氧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酒精
C
1.过滤
过滤适用于液体与 液体的固体之间的分离,或溶解性不同的固体之间的分离。
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滤纸 。
考点四 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八上教材P36)
不溶于
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略 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略 滤纸边缘。
③“三靠”:漏斗最下端紧靠 ;玻璃棒轻靠 一边;烧杯轻靠 。
低于
低于
烧杯内壁
三层滤纸
玻璃棒
2.蒸发: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如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食盐。
3.饮用水净化的方法:饮用水净化的方法有沉淀法、 和蒸馏法。
特别提醒
1.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液体,以防滤液冲破滤纸造成过滤失败。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a.滤纸破损;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过滤法
5.(2020,常州)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C
1.实验用品
(1)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蒸发皿、酒精灯、钥匙、量筒、托盘天平、砝码、坩埚钳、剪刀。
(2)实验药品: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及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镁等可溶性杂质)、蒸馏水。
考点五 粗盐提纯(八上教材P37)
2.实验装置及顺序
3.实验步骤
(1)溶解
称取粗盐,加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因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液体可能呈浑浊状态)
(2)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引流到过滤器,进行过滤;若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上的铁圈上,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4.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
(2)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

(4)蒸发结束,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加速溶解
防止液体外溅或冲破滤纸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6.(2020,自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图。
(1)操作A的名称为 。
(2)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过滤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BAC
精讲释疑
化学式的意义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化学式的计算包括: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原子个数比等。解题时要有整体的思考,也要有局部的细致的比较。
题型一 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1】 (2020,湘潭)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蔗糖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34.2g蔗糖中含有 g碳元素。
有机化合物

1∶8
14.4
1.(2019,眉山)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1%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2
D.1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
2.(2020,株洲)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属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由 种元素组成。
(2)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葡萄糖酸锌4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Zn的质量是 m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有机物
4
6.43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而混合物则不能。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在看结构图时要分清物质和元素,不能将化合物当做混合物来看待。
题型二 物质的分类
【例2】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B
【例3】根据如图纯净物的分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应填 。
化合物
(2)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氧化钙、金刚石、汞、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三氧化硫、碳酸钾。
①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③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④属于盐的是 。
C6H8O6
SO3
Hg
C
K2CO3
3.(2019,天津)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变化的常用方法。将氯化钾、氮气、氢氧化钾、硝酸、三氧化硫五种物质分类,填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写化学式)。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N2
SO3
HNO3
KOH
KCl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结晶法,其中过滤法是初中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中考的热点。过滤法要熟练掌握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题型三 混合物的分离
【例4】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实验: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的②是如图2中的 (选序号并写出该操作的名称,如C溶解)。
B过滤
(2)该操作得到的精盐产率是 (精确到0.1%)。
(3)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把晶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少量粘在了蒸发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E.水分没有蒸发干
90.9%
BCD
4.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后对固液残留物进行回收处理。
(1)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
应选择图中 (填标号)装置,
该装置缺少的仪器是 ;
(2)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名称)。
I
玻璃棒
使溶液受热均匀不发生飞溅
氯化钙
诊断自测
1.(2020,株洲)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H原子,白球代表Cl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 )
D
2.(2020,乐山)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酸:盐酸 硫酸 硝酸
B.碱:烧碱 纯碱 氨水
C.有机物:甲烷 乙醇 一氧化碳
D.混合物:高锰酸钾 海水 合金
A
3.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2H:两个氢元素
B.Mg2+:镁的化合价为+2价
C.NO2: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D.2NH3:两个氨分子
D
4.我们常听到以下语句:①生理盐水、②高原缺氧、③煤气中毒、④侯式制碱法。请从H、C、O、Na、C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书写化学式:
(1)①中的“盐” 。
(2)②中的“氧” 。
(3)③中的“煤气” 。
(4)④中的“碱” 。
NaCl
O2
CO
Na2CO3
5.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防护我们需要经常消毒,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其化学式为C2H4O3,请回答:
(1)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 。
(2)过氧乙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整数比)。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76
6∶1
63.2%
6.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ad
(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生活中常用 (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吸附
煮沸
7.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名称是 。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步骤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 时,停止加热。
(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 的性质。
溶解
引流
较多固体
易溶于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