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内能、能量守恒和能源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能量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内能、 能、化学能、 能等。
考点一 能的多种形式(九上教材P74)
电
核
1.在“电闪雷鸣”这一自然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 )
A.电能 B.声能 C.电磁能 D.核能
D
1.定义: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 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分子之间存在 和 。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分子间的距离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举例: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属于引力的作用;水很难被压缩是斥力的作用。
考点二 分子动理论(七上教材P125)
分子
原子
不停地做热运动
引力
斥力
引力
斥力
斥力
2.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百花绽放,鸟语花香。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力。
做无规则运动
引
1.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1)内能含义:构成物质的大量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做 而具有的能,俗称热能。
都有内能。
(2)物体温度 ,内能 ;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考点三 内能(九上教材P99)
无规则运动
任何物体
越高
越大
2.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 。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2)热传递: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
。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 到低温部分。能的形式未发生转化。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增加
减少
减少
传递
等效
3.用热量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多少叫 。低温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 多少;高温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 多少。
热量
增加
减少
4.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1)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 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内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2)常见吸热反应: 转变为化学能;大多数分解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常见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为内能[如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一般化合反应(如生石灰与水反应)]。
化学变化
内能
3.(2020,无锡)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D
4.(2020,宜昌)下列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双手互搓手掌变热
B.烤火时手掌变热
C.用热水洗手时手掌变热
D.抱热水袋手掌变热
A
5.(2020,杭州)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 方法,后者是通过 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能或不能),这是因为 。
做功
热传递
不能
二者效果相同
1.热机是指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原理是将燃料的 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 。
2.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考点四 热机(九上教材P104)
化学能
机械能
压缩
做功
排气
6.(2020,巴中)下列四幅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其中不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是( )
C
考点五 热值、比热容(九上教材P102)
?
热值
比热容
概念
1千克(或1立方米)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号为q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符号c表示
单位
焦/千克(J/kg),焦/米3(J/m3)
焦每千克摄氏度,即焦/(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
影响
因素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和是否充分燃烧无关,与燃料的 有关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属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种类
热量
计算
Q=____(适用固体、液体)
Q=____
水比热
容大的
应用
冷却和取暖:北方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给发动机降温用大的水箱,采用水做冷却剂等
调节气候: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内陆温度低;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
?
qm
cmΔt
7.将一杯质量为0.2千克、温度为20℃的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了5℃,则水放出的热量为 焦,水的内能将 (选填“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c水=4.2×103焦/(千克·℃)]
4.2×103
减少
热传递
8.(2020,盐城)小华在燃烧皿中放入5g酒精,对300g水加热,待酒精燃尽后水温升高了5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此过程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增加的。
1.5×105
6.3×104
热传递
1.核能: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且在有些改变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叫做核能。
2.获得核能的途径
(1)重核裂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新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原子弹:根据 的原理制成。
考点六 核能的利用(九上教材P119)
核裂变
(2)轻核聚变: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氢弹:根据 的原理制成。
3.放射性及其应用
(1)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等。
核聚变
(2)大量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建造核电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护层,防止放射线外泄。
(3)较小量的射线可以为人类做许多事。如:利用γ射线探伤;育种;放射线治疗肿瘤等疾病。
4.核电站
(1)核电站原理: 。
(2)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核能→ →机械能→____。
原子核裂变
内能
电能
9.(2020,甘孜州)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链式反应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也是二次能源
C.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空间
D.原子核是由电子组成的
A
10.(2020,河北)核能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核电站中的汽轮机属于 (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热机”)。
不可再生
核裂变
热机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 ,这就是 。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规律。“永动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违背了
。
考点七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九上教材P124)
转化
转移
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2.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 :例如热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可燃物可以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但不可能将内能自发地转化成化学能。
3.能量利用效率和节能的关系
(1)能量利用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与总能量之比。
(2)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减少能量浪费和损失;改进机械设备
方向性
11.(2020,衢州)下列用电器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风扇 B.电灯
C.电饭煲 D.电熨斗
A
12.(2020,湘西州)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可以凭空消失
B.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C.热机的工作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D
精讲释疑
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通过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用热量表示。因此热量也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
题型一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例1】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C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1.(2020,贵港)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
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发热
B
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岀试管口。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说明力能
改变物体的 。
(2)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这与热机的 冲程相似。
运动状态
大于
做功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普遍适用于自然界的任何科学现象。能量发生转化是指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例如:电阻通电发热,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能量发生转移是指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如:热量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是内能在两个物体之间移动,在转移的过程中,内能没有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内能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只能从高温物体自发地转移到低温物体;机械能可自发地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可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
题型二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例2】 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摩擦生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例3】 排球充气后,让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回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
(1)解释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速度v与形变大小ΔV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请说明该过程中,排球受力情况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答:(1)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回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是因为由于空气的摩擦,有一部分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但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地面给予的弹力的作用,开始时重力大于弹力,速度逐渐增大;当重力等于弹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重力小于弹力,速度逐渐减小,直至速度为零。同时这一过程中动能转化为排球的弹性势能。
3.关于做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对自身做了功
B
4.(2020,贵港)利用燃烧酒精给水加热,使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30℃。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kg。
(1)求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2)若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酒精?
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2kg×30℃=2.52×105J;
(2)由Q放=mq得,需要酒精的质量:
m酒精= =0.0084kg。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2.52×105J;
(2)若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0.0084kg的酒精。
诊断自测
1.(2020,扬州)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2.(2020,连云港)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0
B.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C.存在温度差的两个物体相接触会发生热传递
D.出笼的馒头变凉的过程中所含的热量在减少
C
3.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4.(2020,东营)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下列关于该冲程及其能量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5.(2020,云南)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发生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的能量源自于这样的核反应。冬天的早晨大雾弥漫,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渐散去,雾气消散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核聚变
汽化
6.(2020,宁波)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
(1)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 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
1.4
(2)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要完全燃烧 g的酒精。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21
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