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常见的有机物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考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七上教材P159)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__ __产生的变化
_产生的变化
本质
区别
宏观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
_变化,微粒的间隔、位置可能发生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变化,变成了 的微粒
没有新物质
有新物质
没有发生
发生
新物质
举例
冰雪融化、雕刻楠木、铁丝弯折、火腿切块等
食物霉变、燃放烟花、氢气燃烧、菜刀生锈、电解水等
判断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外观特征
多表现为状态、形状等的变化
常伴随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及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1.(2020,德阳)下列生活中的有关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新冠”疫情期间出门佩戴口罩
C.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燃烧天然气或柴火煮饭、烧菜
B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七上教材P161)
1.物理性质
(1)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熔点、密度等
2.化学性质
(1)概念:物质在 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3.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性质 用途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盐酸清洗内壁附着碳酸钙的试管
C.木炭用作燃料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A
1.简单的有机物:甲烷(CH4)、丁烷(C4H10)、乙炔(C2H2)、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
3.生命体中的有机物
(1)糖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面包、面条、米饭等食物主要含有糖类
考点三 常见的有机物(九上教材P47)
(2)蛋白质: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鸡肉、大豆、鱼肉等食物富含蛋白质
(3)脂肪: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4.能源:(1)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
②对环境的影响:造成资源枯竭,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粉尘等空气污染。
3.(2020,广州)有机合成材料让人类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下列物品的材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为原料制成的乳胶枕芯
B.富有弹性的尼龙丝袜
C.“不碎玻璃”中的聚醋酸乙烯酯夹层
D.可降解塑料手术缝合线
A
精讲释疑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前者有新物质(分子)产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前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性质和变化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一种可能性或趋势,常有“能”“会”等,而变化表示一种过程。
题型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1】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
1.(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B
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首先从成分上看是否含碳元素,其次从化学式的写法上看有其特殊性,一般先写碳元素,另外其化学式的各原子数量一般不会约至最简。
有机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材料和合成有机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题型二 物质性质与用途
【例2】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在我国南海神狐湾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其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可燃冰除主要含有甲烷的水合物外,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1)可燃冰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2)写出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甲烷的燃烧)
。
混合物
CH4+2O2 CO2+2H2O
点燃
(3)可燃冰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有极强的燃烧力,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2.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粘锅的聚四氟乙烯内衬
B.汽车轮胎
C.无人机的塑料外壳
D.羊绒外套
D
3.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____、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 和水。
煤
甲烷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的装置。
电
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混合物
可再生
诊断自测
1.(2019,孝感)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A
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B
3.(2020,南充)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风力发电
D.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D
4.(2020,郴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钢是纯铁,性能优良
B.淀粉、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太阳能、地热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A
5.(2019,徐州)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 B.乙酸铅 C.橡胶 D.油脂 E.淀粉 F.铝合金
(1)可用于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是____。
(2)通过吸附除去水中有关杂质的常用物质是____。
(3)大米、面粉和土豆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
(4)能使蛋白质结构破坏、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盐是____。
F
A
E
B
6.“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
有 (填一种)。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
。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氧化硫
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天然气混有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