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33讲 空气(1)(课件 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33讲 空气(1)(课件 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4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3讲 空气(1)
思维导图
考点扫描
考点一 空气的主要成分(八下教材P70)
78%
21%
0.04%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实验突破)
1.(2020,黄石)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D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氧气是一种 的气体, 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液态氧呈 ,固态氧是雪花状的 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有较强的 性。
考点一 氧气(八下教材P72)
无色、无味
不易
略大
淡蓝色
淡蓝色
活泼
氧化
3.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 ,放热
4P+5O2 2P2O5
木炭
在空气中发红发热,在氧气中发出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气体
C+O2 CO2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生成有 气味的气体
S+O2 SO2
白烟
白光
淡蓝色
浑浊
淡蓝色
刺激性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
2H2+O2 2H2O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
固体
3Fe+2O2 Fe3O4

在空气中发出 ,生成白色粉末
2Mg+O2 2MgO
淡蓝色
火星四射
黑色
耀眼的白光
4.氧气的实验室制备(详见实验突破)
5.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冷冻分离法
2.(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备考补充】
1.硫燃烧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该实验需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碱液。
2.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与氧气反应得越剧烈。
实验突破
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中的 ,使密闭集气瓶内的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是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氧气
压强减小
氧气的体积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占空气体积的 。
4.实验结论:空气中含有约占空气体积 的O2。
大量的烟
1/5
1/5
5.常见误差及分析:
(1)测量结果小于 的原因:红磷用量 ,氧气未消耗尽;装置的 ,当集气瓶内氧气消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进入集气瓶;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测量结果大于 的原因:点燃红磷后,塞瓶塞太慢致使部分空气因膨胀逸出;弹簧夹 ,在红磷燃烧过程中,有少量瓶内气体沿导管排出。
不足
气密性不好
未夹紧乳胶管
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他装置
反应
原理
2H2O2
2H2O+O2↑
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 2KCl
+3O2↑
实验
装置
收集
方法
(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验满
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
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
木条 _?
注意
事项
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液面以下(分液漏斗则不必)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实验完毕,先移走导气管,再移走酒精灯;
(4)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复燃
复燃
精讲释疑
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物质能与氧气发生或剧烈或缓慢的氧化反应。氧气的主要用途有呼吸、医疗、冶炼、宇航、气焊、登山、潜水等。
题型一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例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1.(2020,鄂州)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题型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装置不能漏气;(2)红磷应过量;(3)点燃后应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4)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用其他装置测定时,要理解反应原理和懂得误差分析。
【例2】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
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2.(2020,北京)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D
题型三 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涉及了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反应类型、收集方法、验满方法,这个专题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例3】 (2019,黄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X的名称: 。
(2)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酒精灯
BC
2KMnO4 K2MnO4+MnO2+O2↑
⑥③②④①⑤
3.(2020,武汉)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进行实验:①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1)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 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
(2)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复燃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诊断自测
1.(2020,攀枝花)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A
2.(2019,葫芦岛)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
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3.(2020,苏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B
4.(2020,邵阳)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A
5.(2019,台州)某同学以高锰酸钾
为原料制取氧气。
(1)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
双手分开握,增大与试管的接触面积(或“用冷水冲刷试管外壁,擦干后再重新实验”“用冷水冲刷试管外壁,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把试管浸入热水”等合理均可)
(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气泡产生的原因 。
2H2O2 2H2O+O2↑
6.(2020,呼和浩特)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C和D都可以收集O2,选择D装置的优点

(3)E装置中水的作用

?
长颈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