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文档属性

名称 出师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31 19: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诸 葛 亮
出师表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本表是他47岁时,进行北伐,出征前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前);另有50岁时,再次伐魏,又呈《出师表》(后) 。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这篇千古名文《出师表》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杜甫 (《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病起书怀》)
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
1、课文较长,生字较多。先认读生字,再读顺句子、段落以至全文。
2、读出语气、语调。有人说,诸葛亮在这篇文章中,就好像一位家中的老主管,临出远门时放心不下家里的少主人,反复地交代了又交代、叮咛了又叮咛。是有一点这么的味儿,读的时候要好好体会。
阅读方法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hóng
fěi


zhì
zāng

quē


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
yōu

háng
zhǎng
wěi

jiù
zōu
wèi
zhēn
zhuó
攘( )除
rǎng
整体把握
1、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3、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第一段分析
危急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不利
追殊遇
报陛下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有利
诚宜……
不宜……
(正反)
(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
第二段分析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
内外异法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严明赏罚
第三四五段关系
宫中之事
营中之事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先帝简拔之臣
先帝称能之臣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荐贤臣
亲贤臣,远小人
先汉兴隆
亲小人,远贤臣
后汉倾颓
正反历史教训
引教训
(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第六七段逐句分析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补笔(划分职责)
第八段分析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1
广开言路
2
赏罚分明
3--5
亲贤远佞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8、9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寓情于议
寓情于叙
抒发感情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理解练习: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是怎样分析的?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有一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艰难的军政生涯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课外拓展: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你知道吗?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东吴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北拒:北拒曹魏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文章学习拓展
一、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二、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一、实词总结:
1)道:① “中道崩殂”:道路
② “咨诹善道”:办法 2)遗:①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②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为:① “仅为一体”:是
②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行
③ “众议举宠为督”:做,担任
4)论: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②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
5)无:① “若无兴德之言”:没有
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不论
6)行:① “然后施行”:实行
② “性行淑均”:行为
③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7)益:① “有所广益”:益处
② “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二、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2、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古:扩大; 今:铺面开业
古:轻视,看不起自己;今:微薄.
3、晓畅军事:晓畅
古:精通;今:流畅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
古:……的原因今:表示结果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古:痛心遗憾
今:很不满意或非常恨
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古:出身低微、目光短小今:行为卑劣
7、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感激
古:感动奋发今:感动感谢
8、先帝知臣谨慎:谨慎
古:认真谨慎今:做事小心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
古:眼泪
今:鼻涕
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
古:实在
今:诚实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词类活用
亲贤臣。
远小人。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通假字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
有,通“又”,表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