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1 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突破练习1 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19:08:19

文档简介

1 多种多样的生物
                    
1.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C)
A.椰树
B.蘑菇
C.珊瑚
D.水螅
2.(2020,滨州)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B)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4.(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D)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5.(2020,长沙)微藻是一类分布广、适应力强,且能积累油脂的微小植物,是生产新能源——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D)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6.(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7.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C)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8.(2020,衡阳)狼与狐同科,与马同纲,与郊狼同属,与老虎同目。在这些动物中,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A.郊狼
B.马
C.狐
D.老虎
9.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10.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C)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11.如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①
C.观察③图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正常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12.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不恒定
B.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3.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
C.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D.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14.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15.下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请将ABCD与文字描述对应连线:
A—有脊柱 B—卵生 C—水中生活 D—恒温动物
16.元旦期间,小楚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鳃呼吸、靠__鳍__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它们体内都有__脊柱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猴子__,这种动物的体温是__恒定__(填“恒定”或“不恒定”)的。
17.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无根茎叶分化;有茎和叶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乙和丙__。
18.(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如图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无种子__、__有种子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P__(选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成熟区__。
19.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②①③__。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观察时应先选用__低倍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__遮光器__和__反光镜__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__细准焦螺旋__使物像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600__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左下方__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__物镜__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__凹__面镜对着光源。
(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字母“d”__。1 多种多样的生物
                    
1.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椰树
B.蘑菇
C.珊瑚
D.水螅
2.(2020,滨州)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4.(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5.(2020,长沙)微藻是一类分布广、适应力强,且能积累油脂的微小植物,是生产新能源——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料。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6.(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7.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8.(2020,衡阳)狼与狐同科,与马同纲,与郊狼同属,与老虎同目。在这些动物中,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郊狼
B.马
C.狐
D.老虎
9.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10.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11.如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①
C.观察③图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正常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12.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不恒定
B.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3.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
C.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D.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14.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15.下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请将ABCD与文字描述对应连线:
16.元旦期间,小楚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鳃呼吸、靠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它们体内都有。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这种动物的体温是(填“恒定”或“不恒定”)的。
17.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18.(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如图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选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19.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和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使物像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面镜对着光源。
(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