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课时:第2课时 使用时间: 第 8 周 总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基础练习
班级: 学生姓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迸﹙ ﹚发 滑稽﹙ ﹚ 局促 ﹙ ﹚ 呼呼直喘﹙ ﹚
白皙﹙ ﹚ 义愤填膺﹙ ﹚ 脚踝 ﹙ ﹚ 简陋﹙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 纱毯 趣味 鉴赏 仰坐
B. 忧郁 魅力 钦佩 脚踝
C. 轮廓 模糊 覆盖 忘乎所以
D. 翘起 和蔼 陶醉 荒谬
3、解释下列词语。
⑴戏谑:
⑵鉴赏:
⑶魅力:
⑷义愤填膺:
4、选词填空。
⑴他的眼睛像 ﹙割开 切开﹚ 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
﹙露出 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⑵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压 架﹚着一条腿,用手
﹙扶 抓﹚ 着自己的脚踝。
⑶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 ﹙锐利 尖锐﹚的
﹙探询 探求﹚ 的目光。
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他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几下对方的肩头……
﹙ ﹚
②他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 ﹙ ﹚
③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
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 ﹚
6、词语填空
( )学多识 一( )即合 不( )而同 忘( )所以
义愤填( ) 和( )可亲 惊叹不( ) 寻( )作乐
7、课文内容填空
1.他的 ( http: / / www. )眼睛像( )的 ( http: / / www. )长缝,眯缝着,却从中( )一道墨一样的 ( http: / / www. )黑光。
2.黑色的 ( http: / / www. )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 )的 ( http: / / www. )( )的 ( http: / / www. )目光。
3.尤其是他那( )的 ( http: / / www. )记忆力和( )的 ( http: / / www. )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4.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 )的 ( http: / / www. )事实或两段( )的 ( http: / / www. )格言,再加以比较。
8、阅读片段,完成下面习题。
①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 ﹚ 。……
②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 ﹙ ﹚ ,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③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 ﹚ 。他时而激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
1)、结合选文内容,将以下四个比喻句分别填入文中适合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A、像切开的长缝 B、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C、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D、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2)、下列描述分别是文中哪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括号里填写人名。
①老成持重 博学多识( )②热情大方 才智过人( )
③活泼快乐 言语生动( )④坚毅刚强 思想深沉( )
3)、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在于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这句是写福楼拜与屠格涅夫 ;这样写的优点是 。
4)、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方式。
①他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②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不时在发出几声:“可是……可是……”( )
③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 )
9、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他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⑴请填写好这段文字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顺序。
面庞→ → →鼻子→ → →唇沟
⑵这段文字从写作顺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
从上而下,先整体后局部。
从大到小,从局部到整体。
从上到下,先总说后分说。
从大到小,先分说后总。
⑶这段文字在描写肖像的同时,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再选段中用横线标出来。
主备课人:徐娟 小组成员签名:信昌 孙皛 桂英 领导签名: 刘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