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
一、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14-18世纪欧洲经历的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过程中,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开展了持久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为进行社会变革营造了思想舆论环境。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相继展开,人性得到张扬,科学受到推崇,专制制度与教会遭到猛烈抨击,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础,对历史学科具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语文、美术等学科的学习中,也涉猎过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相关的文学、文艺作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学习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加之,本节课涉及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概念和思想主张在初中阶段很少提及或深入解析,这就对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提出了更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三、教学目标
1.能够从中世纪后期社会发展的史实中概括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通过阅读文字、图片信息,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并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能够运用史料和图片归纳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通过了解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等活动,了解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旗手,学习他敢于挑战权威和革命首创精神。(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认识黑死病对当时欧洲思想解放解放运动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概念解析和史料分析,全面深入理解“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并理解这些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深远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尝试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高度理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联系,以及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的深远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
难点: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设计在立意上主要突出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思想文化史本身就比较枯燥晦涩、不易理解,学生往往就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探究体会各种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即让学生产生“共情”、“共感”。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相关思想内容,而不是教师生硬地告诉学生。在本课中,虽然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不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是重点知识。不过,只有学生真正走入、了解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才能真正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提出“人文主义”等思想主张。才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本课第一部分还是用了相当的篇幅,特别是“黑死病”一部分的探究,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二,由于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四部分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能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本节课就抓住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这一主题和线索,将四个重要的部分串联在一起,重点选取与“人文主义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始终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而与以上内容关联度不大的部分则基本省略不提。这样做,既很好的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同时,也保证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一基本要求。+
第三,思想文化史教学必须重视“概念教学”。本节课设计两个重要概念——“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教学过程中,通过史料、专家解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这就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雅典学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的拉斐尔于1510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这幅画取材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园的逸事。该画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代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领域的文化名人会聚一堂,画里不仅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各流派的哲学家,还有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阿基米德、天文学家托勒密,还有宗教学者、修辞学家、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等57名学者名人,甚至作者本人也在画中。
作者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呢?这幅画一方面指向过去,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现实。其实作者就是想以这种一种形式追忆历史上那个高度理想的古代黄金时代(古希腊罗马),表达对人类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赞扬。作者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再次发掘一千多年以前的历史与文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部分:文艺复兴
(一)背景
中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基督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基督教会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权很多时候也是在教权之下。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教会奉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等级观念的政策,以此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蒙昧主义:是一种腐朽倒退的思想,它贬低和抹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否定科学知识,或者宣传不可知论,或者同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结合在一起,企图使人民永远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以便反动统治者为所欲为。
禁欲主义: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它认为,人的肉体欲望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恶之源,因而强调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但是,到了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的发展,这种状态开始被打破。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文艺复兴的背景。
(1)经济(根本):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2)政治: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3)社会: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4)文化科技: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传播。
(5)导火线: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综合探究
黑死病虽然只是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个看似不相关的偶发事件。其实,对于14世纪中叶的欧洲(意大利)人来说,教会对他们的束缚远不及另一种东西给他们带来的恐慌更为剧烈——死神!黑死病(瘟疫)在意大利迅速蔓延!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乔治·韦尔斯的记载,当时牛津大学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染病死亡,整个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薄伽丘的《十日谈》是这样表述当时场景的: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了。坟地全满了,只好在周围掘一些宽大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葬下去,就像海运货物那样叠床架屋地堆放起来。
这场灾难的爆发虽属偶然,但他却以恐怖的方式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催生了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我们来看一组材料,体会“黑死病”这一偶然事件的巨大作用。
材料一 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但基督教徒从未放弃他们的解释:这是神对这个充满罪恶的时代的惩罚。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得出一个看起来似乎是必然的结论。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他跟家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种多罪恶的惩罚。
——[美]霍华德·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总之,那年刚一交春,瘟疫严重的后果可怕而奇特地开始显露出来。……有些教士为了躲避传染,躲避忏悔的垂死者,便逃离了教堂,逃跑时连俸禄也顾不得要。还有些教士乘机接受死者的捐赠,大发横财……
——[意]薄伽丘《十日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黑死病”横行,教会给出了怎样的解释和解决办法?
(2)根据材料指出“上帝”的反映如何?分析人们对上帝和教会的信仰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瘟疫是上帝对世人罪孽的惩罚。所以,为了平息上帝的愤怒,教会让人们不断地忏悔(因行称义),压抑自己的欲望,清除自身的罪恶,求得上帝的宽恕。但是,上帝却并没有大发慈悲,出面阻止疾病的发生。“黑死病”的肆虐,无情的否定了教会的解释,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过渡:在死亡和瘟疫面前,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还是无能为力。那么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使者的教士、主教们,还有君主、贵族们呢?他们会不会因为地位尊崇而得到神明的垂青,免遭瘟疫呢?
材料二 卡斯提尔王国(今西班牙境内)的阿尔丰沙十一世是在为的君主中唯一丧命于鼠疫的国君。但是他的邻邦阿拉贡(今西班牙境内)的国王佩德罗却在六个月内失去了妻子、女儿和一个侄女。拜占庭皇帝约翰·坎特库欣失去了儿子。在法兰西,瘸腿的往后让娜和她的儿媳,多芬的妻子博娜·德·卢森堡两人和昂盖朗的母亲死于同一时期。路易十世的女儿,拿伐勒王后是又一个受难者。爱德华三世的二女儿若阿娜,在出嫁给卡斯提尔国王的后嗣佩德罗的途中,死于波尔多。……最具讽刺的是,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就也染病身亡。
——芭芭拉·W·塔却曼《“世界之末日——黑死病”》
(3)根据材料,指出在死亡和瘟疫面前,有没有人享有“免死”的特权?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冲击?
没有,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瘟疫面前人人平等,死亡面前人人一样)。死亡使国王、贵族、僧侣和平民之间的等级差别荡然无存。瘟疫不仅动摇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还冲击了现实中的等级秩序。在“黑死病”面前,身份、等级与门第失去了意义。
过渡:活着的人发现,在瘟疫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不幸会随时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既然如此,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材料三 ……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药。他们说到做到,尽力付诸实现,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一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饮……我们的城市陷入如此慎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意]薄伽丘《十日谈》
(4)“黑死病”所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死亡阴影,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开始怀疑法纪和圣规;追求现世的享乐。
材料四 面对瘟疫,人们试图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改善生活。当时法国著名外科医生古依·德·乔利亚克立志找到治疗瘟疫的方法。它在精确的观察分析后,采取了出血疗法,为“黑死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医生们还总结了一些有益的预防措施,比如消毒通风,多吃水果。此外,在意大利的一些港口还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这也是今世“海港检疫”的由来。
材料五 对幸存者来说,至少有些好处,劳力不足,可以指望较高的工资。……上层阶级通过政府立法,力图控制工资和物价。不少城市……爆发了劳工起义。欧洲许多地方都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美]帕尔默、乔·克尔顿、劳埃德·克莱默《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黑死病”还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材料四,医生们的努力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念——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走出困境,人可以凭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五,民众起义反对整个社会不平等体系,“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开始发展成为实际行动。
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从一个侧面分析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面对黑死病时,心理、思想发生的变化。其实,这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一个很形象和深入的分析了。
(二)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内涵(节选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世界观:反对神为中心,颂扬人的价值尊严。
人生观:批判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生活。
政治观:批判封建特权,主张自由平等才能。
科学观:批判蒙昧主义,提倡理性科学教育。(蒙昧主义就是愚民政策)
国家观:反对割据干涉,拥护集权民族独立。
教师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内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在14~17世纪,欧洲历史上有两件大事充分的反映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一件是“文艺复兴”,而另一件是“宗教改革”。我们逐一学习。
(三)文艺复兴的成就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顾初中学习内容,总结归纳。
“文学三杰”:创作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美术三杰”: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深刻反映了爱与恨、情与义、善与恶、奋斗与命运等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自然欲望→人性尊严)
总结:极力肯定人性之私。热情讴歌人性之美。精心塑造人性之尊。
◆综合探究
材料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交锋,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一方面,文艺复兴“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文艺复兴实际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四)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过渡: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各国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揭露。德国,由于自身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使得它成为整个欧洲受天主教剥削最严重的地方。于是,德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最终跳出了“文学、艺术”这个圈层,出现了“挑战教皇权威”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延续和发展,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它树立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并建立了适应资产积阶级需要的神学思想体系。
第二部分:宗教改革
正如下面这段史料所述:
材料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在德国爆发的原因: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分裂和软弱使罗马教廷有了大肆掠夺的机会。直接原因是1517年教皇为敛财兜售赎罪券。
马丁·路德主张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新教开始形成。这部分知识按照教材归纳整理即可。
意义: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在教会的重重阻碍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革命”开始了。
第三部分:近代科学的兴起
◆归纳提炼
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关系。
(1)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自身的探究。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3)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而哲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
第四部分:启蒙运动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到了17-18世纪,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一)精神内核——理性主义
◆综合探究
材料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归纳“理性”的含义。
指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理性)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民主、自由、平等)。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判断剥去封建制度上“神圣的外衣”。(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的成熟阶段)
(二)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材料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把公民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概括启蒙运动的内容。
启蒙运动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等。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画线部分反映了伏尔泰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主张——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教师:启蒙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每一条思想理都是这个思想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把这一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搞清楚,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每个人的某一条思想。
433451035560(三)意义
启蒙思想家阐释了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也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马克思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意大利人但丁为标志的。在他看来,但丁开创了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科学革命
2.14世纪到17世纪初期,有些意大利学者认为当时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进入这个“新时代”的深层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丰厚的文化积淀
C.“美术三杰”的创造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3.观察下列两幅美术作品,其艺术风格所体现的共同思想和观念主要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唯物主义 D.启蒙思想
4.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与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5.提出以一种全新的宇宙观代替教会“地心说”的第一人是
A.牛顿 B.哥白尼 C.马丁·路德 D.比特拉克
5057140336556.(17海南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7.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8.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9.(1704浙江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答案:BDBDB CCCBC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材料二 B 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材料三 C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材料四 D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中外历史纲要(下)》
1.依据所学,材料中A、B、C、D分别代表哪一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上述四则材料所涉及的历史影响有何相似性?
冲击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促进人的思想解放;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推动资本主义革命和制度的确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量较大,在旧版教材中至少是四课时内容。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内容梳理并深入理解是本课的第一道难题。同时,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这部分内容在初中课程中处理的非常简单,个别内容甚至没有提及。因此,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况,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趣味与深度巧妙结合是本课的第二道难题。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向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难度适中的、兼有一定趣味性的史料,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探究学习,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中高度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能够运用唯物史观指导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本节课教学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容量太大,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选取内容还需要进行深入推敲、研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突出教学主题和重难点。另一方面,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教师还需要更大胆的放手,更多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新教科书在容量难度、知识体系等方面奶牛与旧教材有着明显区别,对一线教师是一种巨大挑战。我们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史学理论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利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