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WORD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1 18: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全球流动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专题的第一课。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以及学习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同时,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为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体现了由“发现世界”到“发现人”的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册书前两个专题的学习,已对世界上古史与中古史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经过初中阶段九年级上册书第15课《探寻新航路》的学习,逐步掌握了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但对于其他航路的开辟即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路的开辟,学生不甚了解。以及学生此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对中西联系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相关资料、图片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
1.结合课本以及相关史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从分散逐步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通过地图,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四条航线以及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个基本史实。加深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3.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形成一个系统的全球史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认识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开辟的主要航线外,其他国家继续进行海上探索,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六、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
学法:阅读教材法、问题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意图
早在8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他们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1405年—1433年,中国的郑和就奉命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远洋航行。他们的足迹踏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海口和东非沿岸,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这两个事件证明了在早期,人类文明已开始了局部的交流,但是今天的世界又是怎样一步步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在早期已开始了局部联系,由此提问世界何时才真正连为一个整体引发学生思考,起到凝神、点题、激趣的作用,导入本课。
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发生了前所未见的惊人变化。从前从未出现过一种能覆盖全球的文明。欧洲航海家积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随后,声势浩大的航海探险开始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世界史的真正篇章由此展开。那么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
出示: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东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我们能看到:
1.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书中《马可·波罗行记》中有过
一段对中国元朝藩王宫殿的描述:
材料三 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的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记》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使西欧人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通过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其实在8世纪中期后,阿拉伯人亚洲、西欧、非洲的广大地区进行着贸易,沟通了东西文化。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材料五 由于土耳其人在东欧形成的路上屏障,这些文明古国对欧洲人的吸引力比过去更为强烈。那里有巨大的利润,所以值得巨大的付出。
——J·M·罗伯茨 《我们世界的历史》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安全,西欧人急于开辟从海上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同时,在中古西欧社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基督教也希望通过海外定居点的建立,为传教事业提供新的舞台。
材料六 此外还有基督教提供的精神财富,海外定居点建立后,很快为传教事业提供了新的舞台。如西班牙最伟大的美洲征服史学家在描述为何自己和同胞要前往印度时所言,他们觉得是去“为上帝和他的权柄效劳,将光明带给那些黑暗中的人们,也是为了获得财富,这是所有人类的渴望。
——J·M·罗伯茨 《我们世界的历史》
4.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成为激励航海家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与此同时,此时的欧洲航海家曾出洋远航,还知道罗盘的用法,他们的旅程充满神秘色彩。
出示:
材料七 其原因之一是新工具和技术的成熟。航海需要能够支撑远距离航行的特别船只和新技术,这些条件从14世纪开始得到满足。
——J·M·罗伯茨 《我们世界的历史》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进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以
下几个方面:
1.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2.丰富的航海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二、新航路的开辟
早在新的航路开辟以前,欧亚之间有一条旧的商路。
出示:
但现在所有一切准备就绪,西欧这些国家对海天之交投以新的目光,声势浩大的航海探险开始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西欧和世界其余部分的关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请同学们结合地图,阅读课本35-36页,在书上找出并画出新航路开辟的四条主要航线。
1.葡萄牙:
(1)迪亚士:1487年,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航线。
(2)达·伽马:1497—1498年,开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的航线。
2.西班牙:
(1)哥伦布:1492年,开辟欧洲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航线。
(2)麦哲伦: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那么与此同时,欧洲人对于海洋和新航路的探索还在继续。
出示:
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的最有利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与此同时,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
1.在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探索:
英国: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法国:16世界,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巴伦支,三次航行到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英国人哈德逊多次探索经北冰洋到达亚洲地区的航线。
俄罗斯: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2.在南半球的探索:
英国:德雷克,1578年,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荷兰:塔斯曼,1643年-1643年,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探险家和航海家是这一运动中新涌现出的标志性人物。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还有不少以一些航海家命名的地方。如: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塔斯曼海、塔斯马尼亚岛等。
这些航海活动,使得欧洲人眼界大开,以新的视角看待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一场世界革命的大幕正在揭起,延续了上千年的均势正在瓦解。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外,开辟了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分析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影响呢?
出示:
材料一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使世界各地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该如何分析新航路的影响?
材料三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非洲丧失劳动力达1亿人以上。英国成为了当时殖民诸国中最大的“人类血肉贩子”,美洲3/4的黑人奴隶是英国贩运去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16世纪的上半期,西班牙人侵占了整个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和秘鲁。与此同时期,葡人又强占了南美的东部。他们……强占了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屠杀了大部分土著居民,其余的人被迫去从事苦役和陷于贫困的境地。在1509年西班牙人刚出现时,共有六十万印第安人,而到1542年时已只剩下不过四百人了。在海地岛起初约有一百万居民,而到1542年时活着的印地安人只有二百人了。
——郑如霖《新航路发现的背景及其后果》
西欧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但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印第安人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沦为奴隶,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了一课时学习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中所开辟的主要航线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公元1500年,欧洲人正站在一个时代的门槛上,世界并没有主动走向他们,而是他们在走向世界并夺取世界。通往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以及欧洲各国之间新关系的通道已经打开,世界逐渐由分散孤立日益走向紧密联系状态,一场世界革命的大幕正在揭起。
让我们再回到导入时提到的郑和下西洋,早在1405年-1433年,中国的郑和就奉命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远洋航行。他们的足迹踏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海口和东非沿岸,甚至要早于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六七十年之久,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梁启超对于郑和下西洋也有过如下评价: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那么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偶然还是必然?很显然,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他的出现也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环节,在人类历史上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课后作业: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通过学习,我们已对这两个事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请同学们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之异同”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整合三个子目内容,再次梳理归纳本课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清逻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