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02 15: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一)课 标 要 求 及 对 课 标 的 理 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课标)将本单元专题确定为“明至清中叶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重点放在“版图奠定”和“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两个方面,本课对应的内容为,“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通过了解新课标的内容,再结合14-17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本课教学内容:一是从中国自身发展阶段来看明清时期,达到农耕文明高峰;二是从中西联系来看明清时期,既有中西交往过程中的中西文化传播,又有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的阻挠,最终,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和自我封闭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发展潮流。明清时期上承中国古代的辉煌繁荣,下启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希望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怎么渡过这一历史转折阶段。
(二)教 材 分 析
本课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即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全面展现明清社会,内容庞大。明清时代特点是“盛世”和“危机”并存。盛世是与传统中国社会纵向比较,见其发展;危机是与同期近代欧洲的横向比较,见其相对落后;明清正是处于中国盛世和危机的历史转折点上。
从本课内容本身来看,罗列了明清社会新变化的经济现象、多位重要的思想家、有突出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成就和科技著作,内容丰富。从各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有联系但不紧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提炼出一个能够涵盖各子目知识的核心点。
此外,受课堂时间制约,本课一个较大的设计变动之处,是将第3、4子目的文化艺术、科技成就溶解于前两子目,将其作为前两个子目学习过程中的史料研读的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运用史料,又充分证明了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这也是本课教学手段的一个探索性创新之处,需要实践来检验成效。
(三)学 情 分 析 及 教 学 难 度 预 设
本届高一学生是北京市中考改革历史选考的第三届学生。从学情来看,一方面,中考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历史基础较好,学习意愿较高;另一方面,中考没有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薄弱。从数量对比上来看,前者少于后者。由于学情呈现出较为多元的复杂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灵活掌握难度、进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较大多数同学的需要。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以学业质量水平2、3为主,个别教学内容涉及学业质量水平4,整体教学难易度较为适当。
(四)教 学 目 标——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1)充分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
(2)从时空分布上,认识到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认识到经济发达地区与思想文化成就的相互关系;从历史时间上,认识到明中叶至清前期是社会繁荣时段;
(3)学会运用多种史料对明清社会发展进行合理的解释,认识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领先世界,为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而自豪;但也要认识到,与同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比较,又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专制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持续发展。要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明清社会繁荣局面。
(五)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明清经济新现象、思想文化新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明清社会的历史局限
(六)教 学 方 式
课前自主导学任务单、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学生研读多种类型史料、进行史料辨析和运用
深入分析多种历史地图
运用历史比较法
(七)知 识 框 架 和 教 学 环 节
【本课知识框架与时代特征】
一、明清时期的经济-----古代农耕经济达到高峰
1.经济新现象
2.商业和白银货币化
二、白银撬动中国社会---17世纪中国社会新活力
1.城市和市民世俗文化
2.士大夫新思想
三、明清盛世下的危机--对比17世纪世界的新道路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温故知新:预习导学任务单作业反馈
【导学任务单呈现学生预习情况】
课前预习。
利用教师预设的导学任务单,初步完成教材阅读并理解任务,提取知识要点。
1-1核对并完善导学任务单,根据教师引导,深入理解预习所得的知识;认识到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出现的新现象。
教师了解学生初步知识掌握程度;学生预习和自学,初步构建基础知识结构,为课堂主题探究式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







1.经济新现象:
(1)农业:推广美洲高产作物、粮食总产量提高、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兼营农产品初级加工或副业
(2)手工业:出现新经营方式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关系
【史料运用和研读】:
①文献史料: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关于玉米的简短记载
②地图史料:《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③宋应星《天工开物》有关纺织业的手工作坊分工的记载。
2.商业和白银货币化:商业资本集中,与世界联系加强
(1)商业繁荣的表现:①粮食、农副产品商品化、专业化;②手工业中心集中在江南一带③边贸互市与内地市场密切联系④形成商帮和长途贸易
(2)白银货币化:白银征税、明清时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
【历史地图识图与分析】
①《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
②《1650-1800年中国国内白银来源图》
《1500年后世界主要贸易物品流向图》
1-2史料运用和研读:
(1)研习文献史料:包括史书、笔记、著作;地图史料等,培养证据意识,从史料从得出结论。通过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古代医学科技著作的原始史料的阅读和运用,美洲作物传播范围扩大、手工工场专业化分工。最后得出历史认识。
(2)运用教材:溶解、分解教材第4子目明清科技成就的内容,作为证明明清农业发展的史料证据,从新角度去运用科技成就的知识。
问题二:加深理解
整理你所获得的信息,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较为深刻的认识?
预设答案:
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逐渐商品化、专业化;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手工业中心;全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的区域化分工。
边贸发达,与内地市场密切联系。商帮和长途贸易,加强了国内市场的联系。
全国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更快。
【课后延伸学习】学术观点辨析:
有学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近似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运用上述所学知识,并查阅其它史料,说明这种观点的论据是什么?你是否认同?阐述你的理由。
延伸理解:明清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温故知新:欧洲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1493—1600年,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吨;西班牙从美洲运走黄金200吨、白银18000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的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笔记文献史料记录的古人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点。可以与史书进行互证。
构建历史信息的时空概念。
高阶能力培养:
学会辨析不同的史学观点,尝试搜集、运用史学证据,进行逻辑论证。
结合世界历史知识,进行中西方历史的比较认识。注意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下去认识历史现象。
第二部分








1.城市和市民世俗文化
(1)读小说: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2)演·唱·会:昆曲、汉剧、徽剧、京剧、汤显祖、孔尚任
(3)社会风气新变化
历史地图:《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
【史料研读:古典文学和艺术作品】
①冯梦龙“三言”故事之一《张孝基陈留认舅》
②图像史料:
明《南都繁会图卷》南京城的繁荣
清《盛世滋生图》苏州的繁荣景象
③明清小说《红楼梦》等:市井文化和士大夫文化:雅与俗
问:以上史料反映出社会风气有何新变化?
2.士大夫新思想
(1)王阳明心学、李贽、三大思想家
(2)士大夫新思想:重视实践·引进西方科技
(3)思想的共性:弘扬人的个性、主张精神自由、肯定人的物质欲望等
史料阅读:归纳明清士大夫新思想
王守仁:“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
李 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深入理解:
徐光启和利玛窦的文化交往案例
·“西泰诸书,致多奇妙”——徐光启
问:反映了个别士大夫哪些新思想?
2-1历史地图识图与分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
通过教师讲解明清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分析商品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学会合理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影响。
2-2 正确运用唯物史观: 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农业手工业的商业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商业发展,同时还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白银开始撬动中国社会。
史料研读:
古典文学作品选读,描写的古代社会和生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风气,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与之互证。
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触摸历史的温度。
新视角:从思想家的籍贯,理解其新思想的社会影响
史料阅读:
归纳明清士大夫新思想
本质理解:
明清士大夫新思想
深入理解:
徐光启和利玛窦的文化交往案例
·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世界新知识流入中国,传教士西学东渐等;
【参考】重视实践·引进西方科技
知识小结:
正确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溶解教材第3子目文学和艺术成就的内容,作为感性文字描述,亲近古人真实生活场景。
正确运用唯物史观, 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溶解教材第3子目科技成就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从新角度将之视为,士大夫开新风气的历史案例。
第三部分








三、明清盛世下的危机
1.经济层面: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制度层面: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思想层面:八股文、文字狱打压士大夫阶层思想的活跃度
4.心理层面:闭关锁国,妄自尊大,落后世界;
全面、客观认识明清时代的中国发展成就;辩证地评价中国盛世局面。
与同期欧洲相比,理解中国的“鼎盛但相对落后”。
①时空观念,辨析并分析历史地图,结合文本知识,得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②中西对比:学会历史对比的维度。学会从历史对比中得到历史认识和启示。
总结提升:
1089025-1169670
(八)教 学 反 思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在经济上,出现了商品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中国古代农耕根基的高峰;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世俗文化和艺术成就,反映了明清社会重视人性、追求自由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和对君主专制的反思,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还吸收了西方科技成果,向世界学习;但可惜的是,明清时期盛世下的危机,阻碍了新因素的进一步成长,也使明清没有完成社会转型的历史重担,以至于近代时期出现了内忧外患。
教师依据这一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提炼出3个备课关键词,及“社会变动”、“世界变化”、“社会危机”,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自身涵养的变动和社会危机作为主线索贯通教学环节,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组织知识结构,运用唯物史观来解释明清时期社会变动。
此外,受课堂时间制约,本课一个较大的设计变动之处,是将第3、4子目的文化艺术、科技成就溶解于前两子目,将其作为前两个子目学习过程中的史料研读的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运用史料,又充分证明了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这也是本课教学手段的一个探索性创新之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