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31 21: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知识提纲
1.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1688年 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重大事件:开始: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重要人物:克伦威尔。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1789年7月14日(后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高潮: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帝国: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1814年法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滑铁卢惨败。重要文献:A、1789年,制宪会议制订《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B、拿破仑的《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拿破仑。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间:1755—1783年。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重要文献:A、1776年7月4日(后为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了。B、1787年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重要人物:华盛顿。历史意义:a.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四)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时间:1861——1865年
重大事件: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结束: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重要文献:《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扭转了战局。重要人物:林肯,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历史意义:a.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b.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1861年 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c.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时间:1868年开始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3.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时间:14—16世纪。背景:a、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互隔绝状态,世界各族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文艺复兴,这一场伟大思想运动,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表现:a、社会经济方面:①商业中心和城镇兴起。②手工工场出现。③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b、精神文化方面:①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②“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尊重理性与科学。③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知识不断积累和扩大。意义:世界历史地平线上,初现近代曙光,人类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7—18世纪。背景:a、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直接原因(导火索):①英:苏格兰人民起义。②法:三级会议的召开。③美:波士顿倾茶事件。表现: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影响: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b、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了比较民主和自由的联邦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及拉美独立运动发生。
(三)资产阶级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a、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1861年—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段革命,既维护了祖国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影响: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时间:20世纪初。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和资本制度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发展状况:a、美、德采用科技成果,发展快。b、英法过份依赖殖民地,发展相对缓慢。c、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影响:a、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出现列强争霸的局面。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世界形势紧张。c、1914—1918“一战”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发生。
(五)一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a、背景:1924—1929年短暂的和平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和销售矛盾日益突出。b、首发生的国家:美国。c、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d、影响: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发展状况。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解除危机。b、德国纳粹党上台,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c、日本军部控制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对外扩张,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d、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6—1945年挑起“一战”。
二、要点巩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年 召开。领袖: 处死国王 。胜利:《 》的颁布:1689年, 政体确立。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2. 年 月 日,巴黎人民 ,掀开了 的序幕。资产阶级颁布《 》,宣称人生来 , 不可侵犯。后建立 ,将 推上断头台, 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 。1804年 建立法兰西 ,为巩固 统治颁布《 》,对外多次打败 ,打击了欧洲的 ,但也损害了 。1812年,远征 失利,元气大伤,1814年被迫下台。
3.英国 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1775年 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 被任命为总司令。1776年 月 日,大陆会议发表《 》,宣布人生而平等,宣告北美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这标志着 ,1777年 战役是转折点,1783年,英国承认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 统治。后美国制定《 》,确立美国是一个 国家,实行 的原则,第一任总统为 。
4. 年到 年的美国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 次 革命。其间, 颁布了《 》,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以 胜利而告终,维护了 ,废除了 ,扫清了 发展的障碍。
5.俄国废除农奴制 原因:由于 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时间: 年人物: 意义:是沙皇 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6.1929—— 年出现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 发生,然后波及到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 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对策:美国——罗斯福 :德国、日本——建立 专政,走对外扩张道路。
三、综合训练
1.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里的“趋势”是指 (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2.九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在争论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俄三国相比最大的优势,以下谁的观点值得赞同 ( )
A.甲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乙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丙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丁说: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3.《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场革命就是光荣革命
B.革命之后的第二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C.这场革命之后英国开始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查理一世
4.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 )
A.《社会契约论》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5.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亿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这里的“他”是指 (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罗伯斯庇尔
6.北京大学教授马克壵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里的它是指 ( )
A.英国光荣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7.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集中体现这种思想学说的历史文献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国《人权宣言》
8.电影《葛底斯堡战役》真实的再现了一八六三年七月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小镇地区的一场持续了三天之久的战役。后来国会决定把这一片曾有许多英勇战士牺牲生命的战场建为国家公墓。那么,这场战役应该发生于哪场战争中? ( )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9.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②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战争以南方胜利告终 ④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11.论及明治维新,有学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明治维新中日本向欧美等国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 )
①建立天皇制度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提倡“文明开化” ④实行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1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4.“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为此出台的美国外交政策是 ( )
A.加入欧共体 B.推出马歇尔计划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
15.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 )
①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和平 ②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③恐怖主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④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B.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点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 (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18.“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柳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流行的一首歌曲,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图景,美国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
( )
A.领导大陆军进行独立战争
B.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北方军队进行革命
C.推行“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D.建立强权政府,推行法西斯统治
19.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20.“冷战”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件
(2)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二的文件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 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二、要点巩固
1.1640 议会 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
2.1789 7 14 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自由 私有财产 第一共和国 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 高潮 拿破仑 第一帝国 资产阶级统治 法典 反法同盟 封建势力 被侵略国家人民 俄罗斯
3.殖民统治 来克星顿 7 4 独立宣言 13 美国诞生 萨拉托加 美国独立 殖民统治 1787宪法 联邦制 三权分立 华盛顿
4.1861 1865 南北战争 二 资产阶级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北方 国家统一 黑人奴隶制 资本主义
5.农奴制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上而下
6.1933 美国 政治 新政 法西斯
三、综合训练
1-10 ADDBB DCBBC
11-20 BBDBA CDCCB
21.(1)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
(2)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
(3)1776年7月4日。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或美国)的诞生。
(4)宣扬民主,反对专制。
22.(1)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改革封建制度,创建新式军队。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