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词语解释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缀行:短语。紧跟着走。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并驱如故:短语。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苫蔽成丘:用草席遮盖成小山形状。苫:草席。蔽:遮蔽。
眈眈相向:短语。瞪眼注视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对着他(屠户)。
径去:短语。径直走开。径:径直。去:离开。
犬坐:像狗似的蹲坐。犬:狗,这里是名词作状语。
意暇甚:短语,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态。暇:空闲,这里是悠闲的意思。
狼
蒲松龄
一屠[屠:动词作名词,“屠夫”、“屠户”]晚归,担中肉尽,止[止:同“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缀:本义为连结,文中是“紧跟”的意思。]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之:代词“它”(指骨头)。],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受其敌:受到它们(指两狼)的攻击。]。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积薪:堆积柴禾。薪,柴。]其中,苫蔽成丘[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盖、遮蔽。丘,小土山。]。屠乃[乃:于是,就。]奔倚其下,驰[驰(chí):放下、卸下。]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眈眈(dān):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瞑(míng):闭眼。],意暇[暇:空闲,悠闲。]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此处省略介词“于”,即“洞(于)其中”,意为“在那(指柴堆)中间洞”。]其中,意将隧[隧(suì):名词用为洞词,“钻洞”的意思。]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尻(kāo):屁股]尾。屠自后断其股[股:大腿。],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盖:副词,意为“原来”。]以诱敌。
狼亦黠[黠(xiá):狡猾。]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哉?止增笑[笑:名词,“笑料”。]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项( )(多选!)
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
B.第4段中前三个“其”字的意义分别指:屠户、积薪、前狼。
C.第4段中三个“以”字的含义都是“用”。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暴”,突然的意思。
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F.“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G.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2.加粗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差别细微,要仔细分辨。)
[ ]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3.为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诱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来是用这个方法迷惑敌方。
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盖子引诱敌人。
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为了诱惑敌人。
4.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户杀狼。
5.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________
意思:________
6.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与详解
1.A、D、F、G、H
这道题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如A、B、C三项;有文言句子的翻译,如E项;又有对文言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如D、F、G、H四项。
B项,第1个“其”在“其一犬坐于前”句中,指的是狼,而不是屠户。第3个“其”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句中,指的是屠户,而不是狼。
C项,第1个“以”在“以刀劈狼首”句中,是介词,“用”的意思。第2、3个“以”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和“盖以诱敌”句中,是连词,表示目的,“用来”“以便”的意思。
E项,关键词语是“暇”。暇,空闲、悠闲的意思。不能作“善良”讲。
审题要注意:题目中没说答案只有一项,那么就应该有多个答案。
2.D
这道题考的是多义词的辨析能力。
A项,“犬坐于前”中的“前”是“前面”的意思;“前狼”中的“前”是“在前面(的)”或“先(杀死的)”的意思。
B项,“以攻其后”中的“后”是“(屠户的)背后”的意思;“自后断其股”中的“后”是“(狼的)后面”的意思。
C项,“久之”中的“之”没有实在意义,助词;“毙之”中的“之”是“它”的意思,代词。
3.B
正确理解句意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C项,把“盖以诱敌”中的“盖”当作“盖子”讲是不对的,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另外,还要根据前后文正确理解省略句的意思,准确补进被省略的成分。A项,“盖以诱敌”承前省略了主语“前狼”,而不是“后面的狼”。D项,“乃悟前狼假寐”也省略了主语应该补进的主语是“屠户”,而不是“前面的狼”。
4.屠户惧狼 屠户御狼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6.狼子野心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0.《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主题。
2.揣摩语言,了解人与狼斗智斗勇的矛盾冲突。
3.学习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自主预读】
1.《狼》出自 朝 写的 。其中 是书房名, 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窘( ) 苫蔽( ) 数刀毙之( ) 假mèi( )
隧( ) 尻( ) 奔倚( ) chí( )担持刀 dān dān( )相向
目似míng( ) 意xiá( )甚 狼亦xiá( )矣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 缀: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③屠乃奔倚其下 奔倚:
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顷刻:
⑤意将遂入以攻其后 意:
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 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6.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 惧狼 → ( )→ ( )
【文本探究】
7.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8. 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9.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10.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11. 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从中可已看出人们对狼有怎样的认识?在人们的传统
观念中,狼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12.我的疑难
【巩固演练】
课内夯基
13. 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两狼合伙用计暗算屠户而又被屠户分别杀死的情节吗?要把狼和屠户的动作、神态、心理分别描述清楚。
14.阅读课文完成:
①解释下列加点字。
之: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d又数刀毙之
e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敌:a恐前后受其敌 b盖以诱敌
止:a一狼得骨止 b止增笑耳
意:a目似瞑,意暇甚 b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前:a恐前后受其攻 b狼不敢前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a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③在背诵默写的基础上,按要求在空白处填写原句。
a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紧追不放的句子:
b写两狼狡猾诡诈故作姿态的句子:
c写狼阴险、毒辣的句子:
d写作者针对这个故事发表评论的句子:
④“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⑤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⑥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请联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课外提升
(一)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15.解释文中加点字。
果腹( ) 长( )
竟( ) 合( )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②动辄言功
17.选文中有一成语: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二)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18.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①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 徒:
②南山有竹,不柔自直。 柔:
③岂可及乎? 及:
④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括: 砺:
19.翻译下列各句。
①子曰:“汝何好乐?”
②吾非此之问也。
③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20.本文讲的是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
21.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比喻 ;用“其入之不亦深乎”比喻 。
【方法归结】
想一想:疏通文言文文意的方法。
30.狼
1. 清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聊斋 志异
2.zhuì jiǒng shàn bì yi shù
bì suì kāo 弛 眈眈 瞑 暇 黠 寐
3. ①缀:紧跟 ②故:旧,原来 ③奔倚:跑过去倚靠
④顷刻:一会儿 ⑤意:想 ⑥几何:多少
4. ①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②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③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④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 遇狼 御狼 杀狼
7. 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和狡诈的本性。
8.略
9.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作者的评价:“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不是。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11.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狼奔豕突。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词。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邪恶的化身 12.略
13.示例:两只狼看到屠户靠着柴垛拿着刀面对着它们,它们有点胆怯了,不敢往前走,只是瞪着眼睛看着屠户。不一会,一只狼突然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闭上,神情还很悠闲,它有点得意,好像在盘算着成功后怎样与伙伴分食屠户。突然屠户一声大叫,狼一睁眼,说时迟,那时快,“咯嚓”一刀下去,狼已被劈成两半,屠户刚想走,忽然想起另一只狼呢,他转过柴垛后,发现另一只正在柴垛后挖洞,看来想要两面夹击呀,身子已经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上去一刀砍断狼的大腿,又杀死了它。
14.①之:a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b它,代狼。 c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d它,代狼。 e结构助词,“的”。
敌:a攻击,动词。 b敌人,名词。
止a停止,动词。 b通“只”,只有,副词。
意:a神态,名词。b打算,动词。 前:a前面,名词。 b上前,动词。
②a另一只狼在往(柴堆)里打洞打算穿洞而过,从背后攻击屠户。b屠户感到十分急迫、为难,害怕受到它们的前后夹攻。c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③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④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⑤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⑥略。
15.果腹(吃饱肚子) 长(长处,优点) 竟(结束) 合(配)
16.①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 ②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17.突如其来 突然的来到。 食不果腹 吃不饱。
18.① 只是 ②通“揉” ③赶得上 ④通“刮”磨
19.①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②我问的不是这个。③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进的不是更深吗?
20.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
21.学习 学习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狼》预习资料
含义:
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像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劈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打洞,打算要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身体已经进入一半了,只露出了屁股和尾巴,屠户在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分析
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威胁,胁迫 指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狼名言警句:
兵马不离阵,虎狼不离山。
雪打芭蕉心不死,豺狼本性要伤人。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强盗喜欢天黑,豺狼喜欢雨夜。
不怕虎狼当面做,就怕人前两面刀。
英国: 当你认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进。
苏联: 豺狼要是饿肚,总是羊有罪过。
淮南子: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培根: 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
五代·冯道: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雨果: 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教学设计
课题 狼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2、 理解句意、文意。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学习 1、你搜集到了吗?小小资料袋:蒲松龄,字 ,号 , 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你会背了吗?【背诵金手指】一屠……途中……/屠惧……一狼……复投……骨已……/屠大窘……顾 ……屠乃……狼不敢……/少时……久之……屠暴起……方……一狼…/…身已……屠自……乃悟………//狼亦……禽兽…………3、你会读了吗?注意读准下列语句的节奏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你读懂了吗?借助资料,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每一段的意思。
互助学习(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进行调控。) 1、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读课文,请分别用带有“狼”字的二字短语概括故事的情节。开 端: 狼发 展: 狼 狼高潮和结局: 狼2、再读课文,试加以分析形象:①用横线从文章中划出表现狼的语句。②用波浪线划出文章中表现屠夫的语句。③试用下列句式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屠夫 。从 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 的狼。3、品读课文思考:本文是人与狼之间的较量,人与狼谁更聪明呢?请用“我认为 更聪明,是因为 。” 的句式来回答。4、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5、表演课本剧。(分工提示:2生饰演狼,一生饰演屠夫,一生旁白配音,道具讲桌等)
反思学习 (各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新的问题)
练习学习 【必做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其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 )屠自后断其股。 ( )其一犬坐于前 ( )②之复投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久之 ( )又数刀毙之 ( )③以投以骨 ( )以刀劈狼首 (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 )盖以诱敌 ( )④意意暇甚 (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 )⑤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⑥一狼洞其中。 ( )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⑧其一犬坐于前。 ( )⑨止有剩骨。 ( )【选做题】2.请同学回忆有关有关狼的成语、俗语、谚语……3.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4.写一篇与狼有关的寓言或故事。提示与要求: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虚构。②故事可读性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③200字左右。5.好书荐读【阅读提示】《怀念狼》是贾平凹上世纪末的力作,寓意颇丰,被誉为中国商州版的“猎人笔记”。小说采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猎人、记者、烂头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离奇经历。血光之灾、金香玉的神州、狼的行迹、古战场的恐怖、记者的幻觉、动物灵魂的游走、肉灵芝等待事件令读者匪夷所思,尽显作者笔法不羁与想象之丰富。作者貌似讲述“寻找”狼这一简单的行为,实则拷问人类生存的意义、寻找人类的精神归属。行文的同时旨在找回曾经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让人成为真正的人。6.课外连接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十九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振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主要是在“缙绅先生家”设帐教学,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归来。”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能接近和熟悉劳动人民,同情他们的疾苦,对科举制度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补偿学习 (老师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布置)(共19张PPT)
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蒲松龄的书房——聊斋
朗读课文
参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2 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 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1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凶狠
四要素
1 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投以骨
2 狼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贪婪
(缓兵之策,体现了屠夫的勇谋)
1 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 “麦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为后文屠夫杀狼作铺垫
3 屠夫决定奋起自卫,表现在哪 (原文回答)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 狼呢
眈眈相向
请用原文回答
1 两狼的计谋:
2 前狼假寐的姿势:
3 前狼假寐的神态:
4 前狼假寐的目的:
5 后狼径去的目的: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诱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勇敢且果断)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勇敢机智且细心)
议论
3 通过议论来嘲讽恶狼,但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1 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2 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一屠……止有……途中……缀行……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屠惧……一狼……复投之……骨已……而两狼……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屠大窘……顾野……苫蔽……屠乃……持担……眈眈……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少时……其一……目……意……屠暴起……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方欲行……一狼……身已……屠自……乃悟……
请结合图片适当想像,将此文改编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白话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提示:
1 开头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屠夫的紧张 心理
2 “投以骨”时,屠夫的心理活动
3 屠夫看到麦场时的心理
4 屠夫杀狼的经过
5 两狼的动作、神态描写
6 结尾可呼应开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反衬屠 夫得胜而归的喜悦心情。
一屠……途中……
屠惧……一狼……复投……骨已……
屠大窘……顾 ……屠乃……狼不敢……
少时……久之……屠暴起……方……一狼…
……身已……屠自……乃悟………
狼亦……禽兽………(共11张PPT)
《狼》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狼》这篇课文节选自 ,作者 , 字 ,又字 ,号 , 朝人。其著名作品为《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 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指 的故事。这部短篇小说集里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描写 来 反映现实生活。
.
蒲松龄
留仙
剑臣
《聊斋志异》
柳泉居士
清
书斋
记述
奇异
妖狐鬼怪
2.给下列字注音:
缀:zhuì 窘:jiǒng 薪:xīn
苫:shàn 倚:yǐ 耽:dān
3.文段中展现狼的贪婪的句子有:( )
A.缀行甚远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 B D
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项( )(多选)
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
B.第4段中前三个“其”字的意义分别指:屠户、积薪、前狼。
C.第4段中三个“以”字的含义都是“用”。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暴”,突然的意思。
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F.“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G.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A、D、F、G、H
A、D、F、G、H
5.加粗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D
6.为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诱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来是用这个方法迷惑敌方。
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盖子引诱敌人。
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为了诱惑敌人。
B
7.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户杀狼。
8.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____ ____ 意思:____ ____
屠户御狼
屠户惧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9、“狼亦黠矣,而起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议论,起点明主题的作用。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必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他们,取得胜利。
10.写出带“狼”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狼子野心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1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1、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而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禽兽再狡猾也斗不过聪明的人,像狼一样的坏人不管耍什么花招,终究会被识破,自取灭亡。
3、通过狼贪心不足遭到灭亡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什么事不能太贪
谢谢观赏
再见(共24张PPT)
狼
作者:蒲松龄
请用成语说说你所了解的“狼”。
形容人互相勾结做坏事:
狼狈为奸
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
狼心狗肺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
狼子野心
狼吞虎咽 狼奔豕突 杯盘狼藉 狼狈不堪 鬼哭狼嚎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 ...
淄博聊斋宫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人,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蒲松龄故居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听读感知:
1、听准字音
2、把握停顿
(用“/”在文中标出停顿)
你能正确的读出下列字吗?
dān dān míng suì xiá kāo
眈眈相向 目似瞑 隧入 狼亦黠矣 尻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寐
zhuì jiǒng shàn bì chí mèi
考 考 你
自读感悟:
1、读出情感,注意节奏、停顿。
2、结合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难懂的字词。
2、根据注释梳理文句,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 恐前后受其敌:
2. 顾野有麦场:
3. 屠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 一狼洞其中:
5.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 其一犬坐于前:
8. 意暇甚:
看谁反应快
解释下列句中的红字
攻击
往旁边看
卸下
打洞
睡觉
从柴草中打洞
像狗似的
神情、态度
一词多义
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止: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
意:意将隧入 意暇甚
乃: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攻击)
(停止)
(想)
(于是)
(只)
(敌人)
(神情)
(才)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狼不敢前
意将隧入…
布囊其口
虽疮手勿惮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打洞)
(以目示意)
(像狗一样)
(用布袋捂)
(向前)
(烧伤)
(钻洞)
文言虚词
其{
恐前后受其敌
屠乃奔倚其下
屠自后断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
(狼)
(柴草堆)
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又数刀毙之
(结构助词的)
(狼)
久之
(调节音节无实义)
翻译重点语句:
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挑战自己:根据画面内容背诵课文.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记叙
第五段
议论
评狼
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
课文赏析
一、这是一篇优秀的小说,作品中的 “屠户”和“狼”应该是两个非常有味道的形象,如果现在要你变成其中一个形象,你是怎么想的,就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请根据相应语气谈谈你的看法如何?
1.屠户自述:我是屠户。当时,我… …
2.狼的自述:我是狼。当时,我… …
二、“狼”和“屠户”都分别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他们在文中的形象。
1.我觉得狼是:
2.我觉得屠户是:
贪婪、凶狠、狡诈
机智、勇敢、果断
课文赏析
启 示
***要敢于斗争。
***要善于斗争。
***一味退缩,只会助长敌人气焰。
***要冷静,利用有利地形和条件,予以反击。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结合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大家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这个问题。
1、查阅相关资料,从其他角度了解狼的形象。
2、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再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蒲松龄《狼》教学关键突破指导
蒲松龄的《狼》是七年级最后一课,是自读性的古文,宜用做对学生古文学习的训练。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这一课如何和学生一起学习?我经过认真的读课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学习内容:
学习生字词(达到实词记准的目标)
缀(zhuì)行甚远:原意是连缀(缀扣子)这儿是紧跟。
屠大窘(jiǒng):原意是困难窘迫,这儿批困境,但不是绝境。
目似瞑(míng):闭眼(死不瞑目---死了也不闭眼。)
苫(shàn)蔽成丘:覆盖(遮蔽)(下雨了,苫棚布。)
意暇(xiā)甚:原意是空闲(目不暇接---眼睛没有空闲接待,意为看不过来)这儿是悠闲。
乃悟前狼假寐(mèi):睡觉(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
2.学习“其”字的用法(达到虚词译准的目标)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两狼)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麦场)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积薪)下,弛担持刀。少时,一狼径去,其(留下的一只)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积薪)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屠夫)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打洞的狼)股,亦毙之。
3.试做课后练习(达到抓准考点的目标)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命题思路:主要考察实词记准理解透彻,顾:原意是回头看----顾盼生姿;这儿是左右看,左顾右盼)
(2)屠惧,投以骨。
(命题思路:主要考察状语后置,投以骨的正确语序是以骨投之;翻译时要译成把骨头扔给狼(吃))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命题思路:主要考察名词活用作状语,犬是狗,是名词,这儿是描述狼的形态像狗一样坐着;坐的意思在这儿理解成蹲着更恰当。)
(4)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命题思路:主要考察名词活用作动词,顾:洞是名词,这儿是打洞,活用做动词;遂是隧道,是名词,这儿是打洞,活用做动词。)
4、试做课后练习(达到理解课文的目标)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打洞,欲攻其后.
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屠夫的机智表现在那些地方?
a.屠惧,投以骨。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转视积薪后.
e.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