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前两节知识的应用;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与期待,我将通过这个实验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收集并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200 班的学生尖子生较少,中等生是我们班的主力军,物理又是初二才开始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上课积极发言,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色,但也有部分学生理解能力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总结出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通过实验能总结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并学会收集、记录及整合实验数据。
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结论,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整个过程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让玻璃板竖直于白纸?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镜、玻璃板、白纸、刻度尺、蜡烛等。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当你照镜子的时候,能在镜中看到另外一个自己,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你的像。用镜子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掌握物和像.我们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后就能知道其中的道 理。(板书: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新课学习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与假设
通过两张图片来分清物和像,并思考物和像大小有什么关系?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试验
首先了解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主要有: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
通过视频 _D:\è??é?·???è??\?????????é??é?????????????????.mpg__来了解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白纸放在桌面上,在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标记玻璃板的位置;
第二步: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记下蜡烛的位置;
第三步:做三次实验,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做实验前明确实验要求:
?玻璃板一定要竖直放置
?做实验时,标记出物、像
?移动点燃的蜡烛做三次实验
④标记位置时,我们以蜡烛的前端为蜡烛的位置,以玻璃板的前端为玻璃板的位置
学生分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如实记录测量数据,现在开始实验,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论证:学生实验完毕后选三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你们的实验结论,请投影你们的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板书: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虚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八.课堂小结
由学生来完成小结可使学生将知识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及表达能力。
九.练习:课本 80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一题十.板书设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⑵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⑶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