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思路
本次授课包括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知探究—解释应用 拓展提高—交流反思 总结提升—作业布置等环节,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索、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仔细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未知世界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通过对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并结合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开拓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明确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图片,由图片引入本课内容。
新课探究
复习旧知,大胆猜想: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提出问题: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
设计实验,初步探究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猜想固体转化成气体所需的条件,用碘升华凝华演示器进行分组实验,同时完成下面的问题。
、实验前, 猜想把碘加热会 _
_______
、实验过程中,给玻璃管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停止加热,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浏览 带 着 目 标
学习
学生欣赏图片
培 养 学 生
的 审 美 能
力,激发学
习兴趣
学生思考,填写物态 培 养 学 生
变化名称及吸、放热 复 习 的 良
情况 好习惯,温
固体 故知新,对
问 题 做 出
正 确 的 猜
液体 气体 想
思考:
观察碘的升华和凝
华现象,注意是否有
液体生成, 学生思
考。
培 养 学 生
观 察 问 题
的能力
、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引导学生注意碘的状态变化以及石棉网的作用,酒精灯的使用。分析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展示完后,请学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结合生活实例: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雾凇和霜的形成归纳: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需要放热。
3. 深入探究 理解应用
观看干冰升华的图片,介绍干冰升华的相关知识。
干冰升华的应用:制造舞台云雾缭绕的影响、食物防腐、人工降雨。
理解, 寻找生活实
归纳整理,
例,使知识与生活中 完 成 知 识
的升华凝华现象融 架构。
合 指 导 学 生
利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释
生活现象,
体 现 从 生
活到物理,
从 物 理 到
生活
欣赏,思考并回答本
呼应开头,
课题开始时设置的 解决问题,
问题 完 成 认 知
过程。
理解,欣赏 用 动 画 展
示 直 观 明
动画展示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释应用 拓展提高
知识衔接整理:(以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为例)整理水的三种形态六种变化—幻灯片展示。
合作交流 成果共享
分析解释应用云、雨、雪、雾、露、霜 是怎样形成的?
解释说明—幻灯片展示
(提醒学生“自然界的水能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循环,但是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使得我过的淡水资源贫乏,所以要学会爱护水资源”。)
交流反思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体验?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布置作业(见下表)
了,提升学
习兴趣。
梳理思路,做好本章
引 导 学 生
知识结构的构建。 学 会 整 理
归纳,将知
识系统化。
思考讨论,整理,归 培 养 学 生
纳 分 析 问 题
用水的三态变化解 的能力
释自然界的一些水 培 养 学 生
的循环现象 爱 护 水 资
源的情感,
鼓 励 学 生
从 小 事 做
起。
反思交流
注 重 从 知
识 与 情 感
的 角 度 谈
收获。
巩 作业: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 卫生球变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