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PPT课件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课件 初三语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秋夜 PPT课件 河大版九年级语文课件 初三语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31 21: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秋 夜
课件制作:隆尧三中 刘中现
2009年7月
看到“秋夜”一词,你首先想到了……
中秋月夜----------------喜庆团圆
秋风扫落叶-------------刚劲有力
秋雨淅沥----------------缠绵悠长
作者作品介绍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16部。
《秋夜》写作背景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
疏通文字
蛊(gǔ)惑:毒害,迷惑。
丁丁(zhēng zhēng):形容飞虫撞击玻璃的声音。
瑟缩(sè suō) : 身体因寒冷、惊恐等而蜷缩、抖动。
栀(zhī)子
猩红:指像猩猩血那样鲜红的颜色。
象征手法
课文描写的事物 特 点 象征意义 思想感情和态度
夜空、月亮、恶鸟
小粉红花
枣树
小飞虫
天空——一个黑暗而悲凉的世界
“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冷眼”、“将繁霜洒在我园里的野花草上”等描写中,就不难让人们感受到其特点是:高远,冷漠,险恶。而这正是“我”眼中的世界——一个黑暗而悲凉的世界,因此这里的“天空”象征着黑暗势力,或者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而“我”对它则带着厌恶和仇恨的感情。
枣树——一个孤独而寂寞的斗士
枣树是《秋夜》中最突出的意象,在文中有两处对枣树的描写。第一处是文章一开始:“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还有一处是文章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这里枣树的形象就是一个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孤独而寂寞的斗士形象,这也是作者所理想化的斗士形象。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我”对枣树的敬意。
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
小粉红花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在夜霜侵袭下瑟缩发抖,三是在做着春天的梦,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蜂蝶纷飞的春会到来。小粉红花是被社会黑暗势力摧残凌虐的弱小者,处境悲惨,她希求同情,她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出微笑,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寓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小青虫的主要特征是顽强地追逐光,由室外而室内而玻璃罩而撞进去遇到火。它也很小,遍身苍翠的可爱、可怜。它是热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