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一部分 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
大气压强是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延伸,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实验体会大气压的存在。
能简单描述脱离托里拆利实验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探究过程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并体会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难点是大气压的应用及测量4.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
5.教学器材
本节课要用到的教学器材如大屏幕所示,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第二部分 说学情
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内容较为抽象。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验入手,在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通过直观的现象,学生较容易体会大气压的存在并运用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演示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存在及应用、大气压的测量、体会大气压对生产生活中的影响五个流程,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流程一】情境导入 通过吹气球比赛、小魔术——施了魔法的矿泉水瓶引入。
(设计意图: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2.渗透主题,带入情境。)
【流程二】解释瓶“吞”鸡蛋
1、学生观看令人震惊的演示实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渗透探究思路——想办法让其中一个空间的空气被排出、挤出、抽走......
3、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析,让学生体会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理解大气压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增加直观性)
(设计意图:为下边的学生探究实验做好铺垫,使学生实验能够有的放矢,便于其筹划实验方案,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及特点。)
【流程三】学生实验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分组设计、进行实验。(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预以指导和规范。)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当中,我采用了开放式的实验,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模仿老师设计实验的思路和解释的步骤,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并探究,开阔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分组实验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并解说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言,并对学生的不同实验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按课标基本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中,侧重实践体验和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在经历不同实验的过程中寻找事物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得大气压的打好基础。)
【流程四】大气压的测量
通过对覆杯试验中大气压能够托起水柱,提出问题:大气压有多大呢?学生观看视频,用 ppt 对大气压顶起水柱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值等于顶起的水产生的压强的,然后应用前边液体压强的知识解决大气压强的计算,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大气压的测量是教学的难点,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数量级就可以,利用水来体会大气压的数量及较为简便,所以让学生观看用水测量大气压的视频,老师再利用 ppt 引导学生对大气压顶起水柱进行分析,回归力学本质,利用力的平衡把大气压的测量转换成测量水柱产生的压强.)
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顺理成章的引入托里拆利实验,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体会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虽然这个实验已不做要求,只要求了解大气压的数量级。但通关过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具备严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以及物理学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使他们受到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程五】体会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托里拆利实验引入水银气压计,自学课本了解生活中的气压计及其应用。
介绍自制气压计并用视频演示从一楼到楼顶气压计中的液柱变化,带领学生用力的平衡分析气压和高度的关系,强调气压计的气密性很重要。学生自学课本后三段,体会
大气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最后老师拓展生活中更多的有关大气压的应用。如抽水机、吸尘器......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也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同时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四部分 说实验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的充分参与从而使得目标能够完满达成。
第五部分 课后反思
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教师的魔术表演、瓶吞鸡蛋等实验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情感价值观目标已经达到。
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了其能力。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上是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