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06: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第59、第60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位非常熟悉的好朋友,看,它们是谁呢?
生:熊二、熊大、光头强。
师:他们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但是光头强却说,一起学习可以,但必须要经过他的考验,口算谁最行?
300+20= 850-50= 660-60= 90+100=
50+200= 100 + 60= 320-20= 90+700=
(利用开火车的游戏进行提问)
师:光头强说还要考验同学们最后一道题,是什么呢?看。45+21=?(这个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呢?)
(二)自主探究:
师:看,熊二、熊大、光头强他们在跳绳比赛呢?同学们看一下他们各自说了什么?
生:熊二跳了45下,熊大比熊二多跳了23下,光头强比熊二多跳了28下。
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从这幅图中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熊大跳了多少下?
生:光头强跳了多少下?
师:那第一个问题该怎么列出算式呢?
生:45+23。
师: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和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
1.先算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即40+20=60,再算5+3=8,最后把两次相加的结果合起来60+8=68。
2.把23分成整十数20和3,先算45+20=65,再算65+3=68。
......
师: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熊大的算法和光头强的算法是不是和你们的算法一样呢?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师:再想想我们第二个问题,光头强跳了多少下?你是怎样算的?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的算法。
生1:先算40+20=60,再算5+8=13,最后算60+13=73。
生2:先算45+20=65,再算65+8=73。
师:比较上面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可以与同学商量商量。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看法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1.第一题在计算时,没有进位。第二题在计算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这两道题在口算时,都可以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最后再相加。
3.这两道题在口算时,都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然后让另一个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45+23=68(下) 45+28=73(下)
想:40+20=60 想:45+20=65 想:40+20=60 想:45+20=65
5+3=8 65+3=68 5+8=13 65+8=73
60+8=68 60+13=73
答:熊大跳了68下。 答:光头强跳了73下
七、教学反思:
让学生口述算法和算理,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楚为什么这样算,这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开放了,学生怎样想就怎样算,使学生的能力展示出来了。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上不是教师一讲到底,而是把思考的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生的想法就大胆的被表现出来,有利于精彩课堂的生成。
八、课堂作业新设计:
1.想想做做的第1题和第3题和自主能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