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1000以内的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的方法进行验算,并初步培养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笔算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满10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连线:7+8= 12+8= 40+3= 60+50= 15 20 43 110
2、笔算(列竖式计算):36+57= 64+38= 42+53= 65+19=
3、总结: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导入
出示三幅树叶粘贴画,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出示课本例4场景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节有关的加法问题:一共制作了多少幅粘贴画?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142+86=
师:你会计算吗?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板书课题。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求出142+86等于多少。
小组汇报:
①用之前学过的方法,个位加个位得个位,所以2+6=8,十位加十位得十位,即4+8=12,超过9,所以在百位加一个1,所以百位为1+1=2,得出结果为228
②竖式计算
A.学生独立汇报,可请另一组员在黑板上根据汇报写出相应的计算步骤。
B.为什么2对6,4对8呢?
C.先从哪一位算比较合适呢?
D.最后228中2、2、8分别是怎么得出来的?
揭示课题
像这样的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
追问:做这样的竖式计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学会验算,养成良好习惯。
①提问:我们得出了228,那么计算是不是正确呢?
②同桌讨论,汇报交流。(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③学生独立尝试验算。
④教师完整地展示验算的过程和格式,并提问:验算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我们学习了验算的方法,以后的作业我们可以自己用验算的方法进行判断了。
2、教学“试一试”
(1)用竖式计算643+752,并验算。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方法,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3、总结计算方法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某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强调全做对,并认真验算。
3、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五、课后反思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练习巩固了知识。用竖式计算加法应注意数位对齐。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1、三位数加两位数
142+86=228
142 验算: 86
+ 86 + 142
228 228
三位数加三位数
643+752=1395
643 验算:752
+752 +643
1395 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