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9 三位数减法笔算(隔位退位减)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9 三位数减法笔算(隔位退位减)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1 07: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减法笔算(隔位退位减)
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 748 - 352 = 214-108 =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提问: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笔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出示课题:退位减法)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来看看茄子老师是怎样说的?
继续教学例题。
⑴谈话: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 (本)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怎么算? 谈话: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仔细观察十位上是几?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呢?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试一试吗?
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算珠计算。 可以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并且汇报:你用拨珠的方法怎样计算? 在班内交流拨算珠计算的方法。
在交流过程中提问:
①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拨珠?
②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拨上10颗算珠,接着怎样拨珠?(14个珠学生没法表示)
③老师想法来演示: 请三位同学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选择自己小棒的根数,组成204。请三位同学把减去108的过程演示出来。(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发现个位上只有6根小棒,怎么减8呀,怎么办呢”?意识到去借,但马上学生发现十位上是0,也没有啊”?这时学生想到到百位去借,有学生说到这里时,那个个位上的学生就要问百位拿,马上有学生提出质疑,说到百位上的1是10个10,要给十位的不能马上给你,这时学生非常清楚的知道让百位借给十位,十位再借给个位。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非常清楚每个数位上数的变化,看清是几减几,是怎么回事?)
④让学生结合演示过程把算理说了一遍: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1,于是个位是14-8=6,十位是几减几呢?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议,学生明白了十位应是9-0=9,百位是1-1=0(不写)
⑶联系拿小棒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能根据拿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你在书上计算。 汇报计算过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与复习题214-108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巩固练习:403-158= 600-347= 汇报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小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个十。
教学“试一试”:1000-537=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这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会算吗?看一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⑴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在小组内交流。
⑶在班内汇报。让学生写出计算的竖式,指着竖式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巩固练习: 800-592= 提问:我们今天计算了204-108和1000-537这两道题,谁来说一说计算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时突出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地计算每一道题,也想和你们一起学习呢。 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些吗?(在小组里先讨论。)
小结:第1题百位没有退1,第2题十位没有退1,第3题个位、十位用减数去减被减数,希望小朋友在计算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啄木鸟帮小树治好了病,牙科医生也要帮小朋友检查一下牙齿,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发言,一人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列式计算。
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组。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当被减数的某一位是0时,该怎样算呢?
五、课堂练习: 第3题的第二组题、第三组题。
三位数减法笔算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