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色的鱼钩
教材解析
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鱼钩”记录了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同时彰显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快速默读、浏览、品读等方式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的整体,在细读中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提前板书课题“ 鱼钩”。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征、草地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快速默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品质教育。
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展现人物形象的
表达方法,知道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在学习中,能说出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什么。
4.理解“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展现人物形象的表
达方法,知道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
理解“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一张普通鱼钩的图片,引出课题(补充课题);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呢?带着疑问学习。齐读课题——金色的鱼钩。
梳理问题,回顾学法
学生默读阅读提示,梳理信息。
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问题2: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
看出来的?
问题3: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再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示学
生用快速默读的方式学习。
复习学习方法。
根据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继续运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学习方法,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格。
读文概意,体会品格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大意。
(2)细读课文,想想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做好批注。
2.学生汇报主要内容。如不完整提示学生补充。
预设:本文主要讲了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
指导员的任务,带领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3.集中汇报问题2,体会品格
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
学生汇报学习收获。
预设生1:“老班长到处找野菜……瘦得还厉害呢!”这是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表现出老班长是一个 尽职尽责 的人。
(学生板书:尽职尽责 神态)
(2)预设生2:“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弯成个钓鱼钩。 ”这是神态描写,写出老班长的聪明机智。
(学生板书:聪明机智)
(3)预设生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你怎么……’”大量的动作描写,反应出来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学生板书:舍己为人 动作)
(4)预设生4:“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不简单啊!”这是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从中看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的人。
(学生板书:忠于革命 语言)
(5)预设生5:“弄点儿吃的不容易……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看出老班长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人。这是对老班长动作描写。
(学生板书:高度负责)
预设生6:我从“收敛了笑容……意思只有我们知道。”看出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和党的人。这一处简短的神态描写。
(学生板书:忠于革命、忠于党)
预设生7:“皮包骨头……鼓励着我们”看出老班长是一个积极
乐观的人。
(学生板书:积极乐观)
(8)预设生8:“小梁,别浪费东西了……一定要走出去。”看出老班长是一个视死如归人。
(学生板书:视死如归)
(9)预设生10:“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看出老班长是一个视死如归、尽职尽忠的人。
4.小结:大家来看看黑板上的内容,在你言我语的阅读交流中,我们
抓住了描写老班长(看板书) 动作、语言、神态、外貌 的句子,慢慢地品析出了一个(指黑板) 聪明机智、忠于革命、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视死如归 的老班长。老班长在我们心中的样子越来越清晰,他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四、品读课文,讲述感动
同学们,当我们沉浸在课文中的时候,内心会泛起情感的波浪,那些感人的语句、那些动人的画面一次次地触动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什么呢?结合资料说一说。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汇报感动自己的内容及原因。
(1)预设生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与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学生说感动自己的原因。【补充资料:红军过草地吃的什么?】
小结:我们吃老班长千辛万苦做的鱼汤,老班长却吃我们剩下的鱼骨头。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动呢?结合资料,我们更加清楚老班长舍不得喝鱼汤、吃鱼肉的原因。
请把你的感动读出来。
(2)预设生2:“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摸……”
学生说自己被感动的原因。【补充资料:这片草地危险、恶劣到什么程度】
小结:在资料的帮助下,你更加体会到了老班长的艰辛。简单的几个动作,触动了你的内心。
请读出你此时内心的感受。
(3)生3:“老班长虽然瘦得只……鼓励着我们。”
学生汇报自己被什么感动了。
小结:为了不让我们失去信心,瘦得皮包骨头的老班长还坚强地积极乐观地鼓励我们,这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4)“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学生汇报感动自己的什么。【补充资料:红军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大约有多少】
小结: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时,依然心系他人、心系革命,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老班长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这我们。
3.引读,回顾描写老班长印象较深的句子。
同学们,每一次的感动背后,都包含了老班长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留在了我们心里。
师:我们清晰地记得初次见到老班长时他的模样……
生: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
师:我们清晰得记得半个月的时候,老班长急啊、愁啊的神态
生:老班长看着我们一天天瘦下去……
……
五、感悟“金色”,升华主题
1.老班长终于倒下,他给我们留下了唯一宝贵的鱼钩。读——
“擦干了眼泪……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2.这金色的鱼钩种的“金色”(指课题)包含着什么意义呢?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小结:(看板书)这金色的光芒就是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金子般的心,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3.带着对“金色”新的理解齐读课题,带着对老班长的崇敬之情再读课题。
六、总结精神,回归单元
在我们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金色光芒的还有本单元中的李大钊同志。生读——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还有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同志。生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千千万万(刘胡兰、董存瑞、红四团……)个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革命烈士、革命英雄必将光照青史、永垂不朽。
生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尽职尽责
聪明机智 外貌
舍己为人 神态
高度负责 动作
积极乐观 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