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二(3)
教材解读:
这一内容是已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混合练习。期中第12题是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联系与区别。第13题,要求学生判断给出的6道算式中,那些得数比50小,重点是帮助他们提高对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判断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学思考。第14题,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组减法式题和加法式题。通过计算与填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加、减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相关的口算能力得到锻炼。第15题是一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由于两步计算过程比一步计算运算显然复杂一些,加之过程运算过程中还会涉及不同的口算方法,因此,这样的口算练习对于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第16题一共给出了三个已知条件,先让学生根据这些已知条件解决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再要求他们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上述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运算含义的理解,培养灵活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第17题,先要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完成问题。由于这里的两组数都可看作是用同一个数一次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结果,因此学生在观察比较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一类减去式题的共同特征,从而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式题的
特点,借助推理求出算式中未知的数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促使他们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上理解相关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目标:
进一步复习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理、算法,并能熟练口算。
在观察比较过程中,提高对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判断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探究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
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不退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比一比
谈话: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智慧果园里逛逛,不过这里不是那么好逛的需要我们的智慧,大家愿意吗?
先和小兔子一起去摘苹果吧
36-4=
36+4=
65-50=
13+30=
14-9=
18+6=
57-8=
30-8=
30+70=
67+4=
(意图:创设智慧果园摘说过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复习已经学过知识,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1.(摘)
出示:47+8=
35+9=
60+4=
47-8=
35-9=
60-4=
校对答案:摘得6个苹果。
选择一组对比:并板书
35+9=
35-9=
对比得到:他们都要先算几个一加几个一,当相加满十时,原来两位数的十位就会多1;不够减时,原来两位数的十位上就会少1。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复习
练习十二(3)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
(通过进位加与退位减的对比,引入今天的复习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区别与联系)
2.在得数比50小的算式后面画“√”。
54-9□
42+8□59-4□
42+6□
游戏活动:玩跷跷板
5+72○5+756+28○74-40
57-8○58-780+8○80-8
(意图:虽然复习的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但此前学过的各种口算结果合理性判断会造成混淆,因此,以跷跷板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新旧知识的构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摘第一次)
完成第14题
独立完成,并交流
(计算与填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加、减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相关的口算能力得到锻炼。)
4、算一算
(摘第二次)第15题
小猴摘桃子游戏
52-6+30=
3+37-4=
81-5-20=
58+9+6=
46-40+8=
(意图:通过多次摘水果,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区别与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说一说
我们刚才摘了那么多说过,看,这里面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梨有6个,苹果10个,桃子24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小组活动,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
(意图:这一环节在口算的同时,轻松自然过渡到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运算含义的理解,培养灵活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猜一猜
1.接龙游戏
2.找规律填数
(1)42,36,30,24,(
),(
),(
)。
(3)每位同学想一个两位数,再减一个一位数,会是()
(
),(
),(
),(
)。
(意图: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所发现的规律,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由学生自己想一个两位数再减去一个一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
思考题
假设这是不退位减,被减数十位上应该是7,减数也应该是7。那个位上只有10-7,而个位上不可能是10。
由此推断,被减数的十位上是8,减数也是8.那么个位上几减8得3呢?11-8,由此,知道,被减数个位上是1。
整体设计理念: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练习课有时感觉就是学生做习题,教师批改习题,慕名的让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因此,本节课力求习题设计形式多样,每组题的练习重点也有所区别,但核心是围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复习,有利于学生逐步提升。
第一层次,将以往学过的计算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口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创设去智慧果园里摘水果为主线,第一步,进一步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个位”上“满10进1”与“退1作10”;接着,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进位不进位、退位不退位来判断算式中“十位”的变化。
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填表,玩跷跷板、小猴摘桃等明确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联系,并结合摘水果统计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运算含义的理解,培养灵活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第三层次,在多次的观察比较过程中找到规律,并能自主编题,让同学猜测。深度的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体会到一类减法算式题的共同特征,从而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第四层次,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式题的特点,借助推理求出算式中未知的数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促使他们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上理解相关的算理与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