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找次品
年级学科
五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所有待测物品中找出唯一一个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的次品,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什么是次品,什么是质量次品,为什么要找次品?还很困惑,
“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会更大,这都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大家来找茬
引出例1三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三片。如何想办法找到?
二、探究新知
(一)【例1的讲解】
1.出示例1
点生汇报
出示课件,展示天平
口头表达天平的可能性
3、引导学生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利用“天平”怎样找出少的这一瓶?
4.看动态演示,再次理清找的过程。
5.(黑板上板书)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
6.(生模仿写过程)请你们仿照老师的记录也在纸上画一画。
板书:找次品
【例2的探究】
1.8瓶钙片课件
师:刚刚我们从3瓶钙片中找出较轻的那一瓶,只称了几次?(1次),如果是8瓶钙片呢?用天平要从这8瓶钙片当中找出较轻的哪一瓶,至少需要称几次呢?
学生猜测……
师:似乎不太容易很快得出结论,那么接下来就请你们3人为一小组,带着这四个问题,[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来?]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思考,也可以像刚刚那样在学习卡上画一画,将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2.生汇报
………………
3.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黑板上板书)将8(3,3,2)与前面3(1,1,1)并列写好
【9个中找一个重一点的】
1.我们从8瓶钙片里找出一瓶轻一点的最少用2次就能保证找到,那接下来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出示课件)(再出示课件)
2.生汇报,师在课件中板书
3.(黑板上板书)找出保证找出次品称的最少次数的分法9(3,3,3),与8(3,3,2);3(1,1,1)并列写好。
【总结,得出最优策略】
三、最优策略的应用
1、如果是12个零件怎么分,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2、如果是10、11个乒乓球里找次品怎么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天平,并且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
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情况
平衡
左右两边平行
不平衡
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
理解天平的原理有利于这节课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出示3瓶钙片,如何找出其中较轻的一瓶?
学生回答后在演示过程。
学生思考:根据天平的原理。左右两边各有两瓶钙片,若平衡,则剩下的是轻的那一瓶,若不平衡,则高的拿一瓶的轻的。
让学生通过天平原理理清过程。我们只需要管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8瓶钙片,如何找出其中较轻的一瓶?
学生猜测……
请你们3人为一小组,带着这四个问题,[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来?]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思考,也可以像刚刚那样在学习卡上画一画,将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同时给出小卡片:
我们组选择将8瓶钙片分成(
)份,每份分别为(
),称的过程如下:
平衡
8(
)
不平衡
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多媒体演示过程。
学生列出所有可能。
8(4,4)
8(3,3,2)
8(2,2,4)
8(2,2,2,2)
例举得出结论。
8(3,3,2)
至少2次
学生通过思考,合作和观看演示过程更加理解找次品的原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9瓶钙片,如何找出其中较轻的一瓶?
同上。
列举,得出结论。
最优策略: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9(3,3,3)
至少2次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加理解找次品的原理。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3(1,1,1)
至少1次
8(3,3,2)
至少2次
9(3,3,3)
至少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