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1 07: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教材分析
  课文编排:家乡文化生活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主题指向:我们的家园
  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语文素养: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2.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
  3.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4.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1.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等方面的__,帮助完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定的目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快速定位信息。
  4.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话,学会论证说理;学会分析梳理材料,提炼研究发现,了解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一般要素并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培养自己理性思考、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单元活动设计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设计:
  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
  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三个学习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
  三个学习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第一个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第二个活动侧重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象,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活动侧重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后,提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目标: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会调研、专题研究、合作学习,提高发现和提出、分析和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单元的三项学习活动,每一项都能容纳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的“设计目标”。三项学习活动,可以三选一,也可以顺次完成;通过一个学习活动,将调研、专题研究、合作学习的任务做精做透,也能达成本单元的既定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项任务,都要有归纳与整合,最后可以设计“交流与研讨”的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
  2.本单元可以集中学习,可以穿插在学期内进行;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整合三项学习活动,结合本地资源作适当的'调整。
  3.选择好几个阅读文本。
  选择一篇好的访谈类__,从具体的__入手,了解特点和重点,避免枯燥学习。
  选择一篇好的调查报告,从报告入手,学习注意事项和调查重点以及如何分析等。
  选择一篇好的家乡建设__,从__入手,看看这样的__如何写作。
  如访谈类__:访谈冯骥才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冯骥才谈过年《人民日报》(20xx2.9);《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等等。
  丰富阅读滋养
  放牛吃草教学法
  牧童的责任是帮牛找草,老师的责任是帮娃找书。
  牛先把草放在肚子里,娃先把书放在脑子里,这叫把握时机。
  牛吃最优质的草,娃读最喜欢的书,这叫把握内容。
  让牛自己吃草,不要问它草的味道;让娃自己读书,不要问它书的味道,这是把握教法。
  白天多吃好草,晚上就有的反刍;小时多读好书,长大就有的运用,这叫快乐。
  每吃一根草,都问牛消化了没,牛很痛苦;每读一句,都问娃读懂了没,娃很痛苦。牛宁肯饿死也不再吃草,娃发誓下辈子不再读书。
  不要干涉牛吃草,它自己会吃,草的味道它自己知道;不要干涉娃读书,它自己会读,书的味道他自己知道。
  牧童要将牛牵到百草丰茂的草地,老师要将娃引向受用无穷的书海。
  靠手里拿的两根草,能喂饱牛吗?单靠自己那半吊子,能教好孩子吗?
  让牛自己吃草吧,让娃自己读书吧。
  它比你会吃,他比你会读。
家乡文化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课前初探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二、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三、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
④开展题为“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讨论会,引导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变进行探讨。
四、总结方式
1、可在个人自我总结、小组内总结的基础上,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活动。总结形式可多样,可是个人的日记、作文,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也可是在班级讨论中的发言或资料展示。
2、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写一份方案。